《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六十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祖钦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哲理。"一棒打不杀,千古阿剌剌",这两句寓言式地描述了一种无法被彻底消灭或改变的事物,即使受到最强烈的打击,它依然存在,持续不断地发出声音,象征着某种永恒不变的精神或真理。"是阿谁兮名悉达,更问如何兮四月八",这里提到的是悉达,通常与佛教中的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佛)相关,诗人借此暗示了佛法的无常和超越世俗的身份。四月八日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诗人借此提问,暗示对生命和存在的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的意象和佛教典故,引导读者思考生命、存在和真理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禅意和哲学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薄倖·其三本意,寄怀和韵
风姨做作。误佳期、花姨耽阁。
竟将伊、檀心一片,付与孟婆吹落。
料如今、怨粉啼妆,应懊恨、庸奴难托。
只三章有罪,两字无情,以此呼予曰诺。
不料补过微之,竟做了、十郎轻薄。
这别鸿新操,雕鸾旧调,可入得小窗弦索。
伊家自错。问章台杨柳,道轻折、而今更莫。
多愁杜宇,一任山花自啄。
渡江云.昔年情绪
昔年情绪,忆绿窗调笑,细语爱吴侬。
流苏微响处,自忖风流,人在画屏中。
闲听戍角,声声响、泪滴铜龙。
恨当初、并肩花底,衫映石榴红。匆匆。
一时分手,别意如烟,剩酒痕花血,尽思量、罗襦半解,宝髻微松。
鱼函新叠回文字,应还仗、一点轻鸿。
销魂地、难忘云树葱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