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经 伏 波 神 祠 唐 /刘 禹 锡 蒙 蒙 篁 竹 下 ,有 路 上 壶 头 。汉 垒 麏 鼯 斗 ,蛮 溪 雾 雨 愁 。怀 人 敬 遗 像 ,阅 世 指 东 流 。自 负 霸 王 略 ,安 知 恩 泽 侯 。乡 园 辞 石 柱 ,筋 力 尽 炎 洲 。一 以 功 名 累 ,翻 思 马 少 游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霸王(bà wáng)的意思:指统治一方、称王称霸的人或势力。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恩泽(ēn zé)的意思:恩惠和恩赐
翻思(fān sī)的意思:指反复思考、翻来覆去地思索某个问题或事情。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怀人(huái rén)的意思:怀念或思念某人。
篁竹(huáng zhú)的意思:篁竹是指竹子的一种品种,也用来比喻人才出众、品德高尚的人。
筋力(jīn lì)的意思:指体力、力量的强大。
麇鼯(jūn wú)的意思:形容人群众多,杂乱无章。
力尽(lì jìn)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努力。
路上(lù shàng)的意思:指在路途中,在旅途中。
蛮溪(mán xī)的意思:指非常偏僻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远离繁华地区,生活在偏远的山区或乡村。
蒙蒙(méng méng)的意思:形容雾气、烟雾等稠密而模糊的样子。
石柱(shí zhù)的意思:指坚固、稳定,比喻人的品质坚定不移,不容易动摇。
王略(wáng lüè)的意思:指王者或君主的策略和谋略。
雾雨(wù yǔ)的意思:雾和雨一起出现,形容天气阴沉、潮湿。
乡园(xiāng yuán)的意思:指家乡或故乡。
炎洲(yán zhōu)的意思:指烈火炎炎的地方,形容火势猛烈,热情高涨。
阅世(yuè shì)的意思:阅读世间万象,了解人生百态。
自负(zì fù)的意思:自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过于自信或自以为是,对自己的能力、知识等过分自满,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批评。
恩泽侯(ēn zé hòu)的意思:指得到别人的恩惠或帮助而成为恩人的人。
- 注释
- 篁竹:竹林。
路:道路。
壶头:地名。
汉垒:汉代遗迹。
麇鼯:鼯鼠。
蛮溪:南方溪流。
遗像:去世者的画像。
东流:江水东流。
霸王略:霸王般的策略。
恩泽侯:因恩惠被封侯。
乡园:故乡。
石柱:象征故乡的标志。
炎洲:炎热的地区。
功名累:功名牵累。
马少游:马援,古代隐士。
- 翻译
- 在朦胧的竹林之下,有一条通往壶头的小路。
古老的汉代壁垒中,鼯鼠争斗不休,蛮溪边雾气弥漫,雨水如愁。
怀念故人,瞻仰遗像,看尽世间沧桑,目光随东流水而逝。
自认为怀揣着霸王般的谋略,哪里知道还会成为感恩封侯之人。
离开家乡,告别石柱,筋疲力尽地在这片炎热潮湿的土地上。
功名利禄成了负担,转而思念起马少游那样的淡泊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经伏波神祠》。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功业的自豪和对未来命运的思考。
"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壶头。汉垒麇鼯斗,蛮溪雾雨愁。"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景,篁竹和壶头构成了一幅古朴的画面,而汉垒、麇鼯斗则是历史遗迹,蛮溪的雾雨增加了诗中的一丝哀愁。
"怀人敬遗像,阅世指东流。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 这里作者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并通过“霸王略”和“恩泽侯”暗示了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成就的人物。
"乡园辞石柱,筋力尽炎洲。一以功名累,翻思马少游。" 最后几句则写出了作者在离开家乡时的感慨,以及对于过去功业和未来的思考,通过“一以功名累”表明了作者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自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摹与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种历史的深刻感悟和个人的沉思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