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日 山 中 对 雪 有 作 唐 /杜 荀 鹤 竹 树 无 声 或 有 声 ,霏 霏 漠 漠 散 还 凝 。岭 梅 谢 后 重 妆 蕊 ,岩 水 铺 来 却 结 冰 。牢 系 鹿 儿 防 猎 客 ,满 添 茶 鼎 候 吟 僧 。好 将 膏 雨 同 功 力 ,松 径 莓 苔 又 一 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膏雨(gāo yǔ)的意思:指雨水丰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功力(gōng lì)的意思:指某人的技能、能力或修养。
后重(hòu zhòng)的意思:指事后追究责任或处理问题。
结冰(jié bīng)的意思:指水面或其他物体上的液体变为冰。
猎客(liè kè)的意思:指雇佣专业人员或组织进行秘密调查、追踪、监视等活动。
岭梅(lǐng méi)的意思:指两者不相上下,或者指两者相得益彰。
莓苔(méi tái)的意思: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松径(sōng jìng)的意思:林中狭窄的小路
同功(tóng gōng)的意思:共同努力,同心协力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谢后(xiè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表示感谢或道别。
吟僧(yín sēng)的意思:指和尚诵经或吟诗的样子。也可比喻有学问的人或有才华的人。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 注释
- 霏霏漠漠:形容雪花密而无声。
散:飘散,指空中的雪。
凝:凝结、凝聚,指飘落后的雪。
重妆蕊:指雪凝结在花谢后的梅枝上,好像梅花又重新开放了一样。
岩水: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
鹿儿:驯养的小鹿。
猎客:打猎的人。
鼎:古时一种炊器,多为三足两耳的青铜制品。
僧:和尚。
雨:滋润土地的雨水。
功力:功能,功劳。
莓:植物名,果实小,花托球形。
苔:植物名,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生在潮湿的地方。
- 翻译
- 雪花打在竹丛和树枝上,不时发出沙沙响声;浓密的雪片从空中飘落下来,聚集在地面上。
岭头的梅花已经凋谢,现在又好像重新开放了;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却又结成寒冰。
要把驯养的小鹿栓牢,严防它们乱跑而被雪天打猎的人捉去;将煮茶的壶水添满,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尝、吟诗。
可以将春雪同春雨的功劳相比;春雪过后,松间小路上的莓苔,将会更加浓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末春初山中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展现了自己独到的艺术感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这两句从听觉上捕捉到了竹林在春风中的细微声音,以及空气中水汽弥漫、氛围朦胧不明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声音和视觉效果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迷离的感觉。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这两句写的是山中的梅花在春天即将凋零之际,又重新被轻柔的雪花装饰起来,而岩石间奔流的溪水因温度的骤降而结成冰块。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季节交替的描绘,也暗示了时间的轮回和生命周期的无常。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这两句则写诗人在山中生活的情景,通过锁住小鹿来避免猎人的捕捉,以及煮沸茶水等待和尚的到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最后两句则是对春天降落的细雨给大地带来的滋润,以及在松树小道上长出的野草莓苔层层叠加的描写。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的连绵不断。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春日雪后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生活情趣的独特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