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悲人是假,那复假为人。
《象人》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象 人 唐 /元 稹 被 色 空 成 象 ,观 空 色 异 真 。自 悲 人 是 假 ,那 复 假 为 人 。
- 注释
- 被色:被外界的物质表象所影响。
空成象:认识到空性后,明白现象皆为空幻所构成。
观空:洞察到一切的本质为空。
色异真:表象与真实有所不同。
自悲:自我感到悲哀。
人是假:人类的存在本质上是虚幻不实的。
那复:何必再。
假为人:假装具有人的实体或情感,继续在虚假中生活。
- 翻译
- 被物质表象所迷惑,认识到空性后发现色相非真实。
自己悲伤人世皆虚幻,又何必再假装为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从内容上看,它探讨的是真与假、自我与他人的哲学问题。诗人通过“色空”和“象”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虚幻感和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困惑。
首句“被色空成象”,意味着外部世界的颜色和形态构成了我们心中的一种形象或认识。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往往是基于表面的、显现给我们的东西。紧接着,“观空色异真”则进一步深化这一观点,暗示即便是对空无色的观察,也可能导致我们看到的是与真实不同的东西。这两句诗实际上是在探讨认识论问题,即我们能否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最后两句“自悲人是假,那复假为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认同的悲哀和困惑。这里的“假”,有虚幻、不真实的意味,诗人感到自己作为一个人,是虚构出来的,是不真实的存在。最后一句则更深一步,质疑即便是假装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也不过是在做伪装。这两句情感强烈,表达了诗人对个人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迷茫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困惑,是一篇深具思想性和文学价值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