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薄知霜重,灯残觉夜阑。
《夜坐示子虡》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夜 坐 示 子 虡 宋 /陆 游 裘 薄 知 霜 重 ,灯 残 觉 夜 阑 。为 农 宜 废 学 ,谢 事 等 无 官 。疏 嬾 贫 难 醒 ,沉 绵 死 有 端 。大 儿 千 里 至 ,聊 复 为 加 餐 。
- 注释
- 裘:皮衣。
薄:稀薄。
霜重:霜冻严重。
灯残:灯火微弱。
觉夜阑:感到夜深。
为农:从事农业。
宜:适宜。
废学:放弃学习。
谢事:辞职。
等无官:如同没有官职。
疏懒:懒散。
贫难醒:贫穷难以振作。
沉绵:病势沉重。
死有端:似乎接近死亡。
大儿:长子。
千里至:从千里之外赶来。
聊复:姑且。
加餐:添饭。
- 翻译
- 穿着单薄的衣服能感知到霜冻的寒冷,灯火微弱,夜晚已接近尾声。
为了务农应该放弃学业,辞去官职就像没有官职一样。
我因懒散贫穷难以振作,病势沉重,仿佛死期将近。
大儿子从千里之外赶来,只为让我稍微吃点东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夜坐示子虡》,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对家庭的关怀。首句“裘薄知霜重”写出了诗人穿着单薄的衣服感受到秋夜的寒冷,暗示了生活的清贫;“灯残觉夜阑”描绘出深夜里灯火微弱,诗人难以入眠的画面。
“为农宜废学,谢事等无官”表达了诗人认为为了务农,学习之事可以暂时放下,对于已经辞去官职的现状,他似乎并不介意,流露出淡泊名利的态度。接着,“疏懒贫难醒,沉绵死有端”揭示了诗人因贫困而显得慵懒,同时也暗示了对生死的淡然态度。
最后两句“大儿千里至,聊复为加餐”则转而聚焦家庭,大儿子从远方归来,诗人借此机会为他添置食物,体现了父爱的深沉和家庭的温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感慨,又有对家庭的牵挂,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老者在晚年的生活境况和心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