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逍 遥 翁 溪 亭 唐 /王 建 逍 遥 翁 在 此 裴 回 ,帝 改 溪 名 起 石 台 。车 马 到 春 常 借 问 ,子 孙 因 选 暂 归 来 ,稀 疏 野 竹 人 移 折 ,零 落 蕉 花 雨 打 开 。无 主 青 山 何 所 直 ,卖 供 官 税 不 如 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打开(dǎ kāi)的意思:直言不讳,坦率地说出真相或意见。
官税(guān shuì)的意思:官税指的是由政府征收的税款。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裴回(péi huí)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曲折回旋。
起石(qǐ shí)的意思:指用石头或其他物体起床,比喻早起或努力工作。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石台(shí tái)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疏野(shū yě)的意思:指疏于世故,不善交际。
无主(wú zhǔ)的意思:没有主人或所有者。
稀疏(xī shū)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间隔或分布不密集,稀少。也可指人群稀疏,人口稀少。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竹人(zhú rén)的意思:比喻人物形象单薄、没有个性。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 注释
- 逍遥翁:自在悠闲的老者。
裴回:徘徊,来回走动。
帝:指皇帝。
溪名:溪流的名字。
车马:代指来访的客人。
借问:询问。
子孙:后代。
因选:因为选拔、考试。
稀疏:稀少,不密集。
野竹:野外生长的竹子。
移折:被移动或折断。
零落:散乱,凋落。
蕉花:芭蕉的花。
无主:没有主人的。
青山:青翠的山。
何所直:值什么,有什么价值。
卖供官税:卖出以缴纳官府的税。
不如灰:比喻完全失去价值,甚至不如变成灰烬。
- 翻译
- 闲适老翁在这里徘徊,皇帝改了溪流的名字并建起了石台。
每到春天,车马常来探询,子孙们因为选拔考试暂时回来。
稀疏的野竹被人移动折断,零落的芭蕉花在雨中绽放。
这无主的青山价值几何?不如变卖缴税,免得它化为灰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在山中构筑居所的情景。诗人通过“逍遥翁在此裴回,帝改溪名起石台”两句,展现了这种生活方式的自在与超脱,"车马到春常借问,子孙因选暂归来"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不时的思念。
接下来的“稀疏野竹人移折,零落蕉花雨打开”两句,以生动的景象描写了山中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隐逸生活中的宁静与孤寂。"无主青山何所直,卖供官税不如灰"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一位隐逸者在大自然中的自得其乐与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