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江阻雨过豁然阁次周廉彦韵·其一》
《吴江阻雨过豁然阁次周廉彦韵·其一》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花鸭呼群自拍浮,何人蓑笠孤舟

半生已负江湖约,不为经行肯暂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拍浮(pāi fú)的意思:形容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风雨时的内心情感与思考。

首句“花鸭呼群自拍浮”,以“花鸭”这一形象作为切入点,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里水面上一群鸭子嬉戏的情景,它们相互呼唤,自在地游弋于水面之上,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句“何人蓑笠在孤舟”,将视角转向了远处的一叶扁舟上,一位渔翁身着蓑衣,头戴斗笠,独自坐在船上。这幅画面与前一句形成对比,既表现了个体与群体的不同状态,也隐含了诗人对于孤独与自由的深刻思考。渔翁的形象似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某种寄托,他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后两句“半生已负江湖约,不为经行肯暂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反思与感慨。他提到自己已经度过了一半的人生,却未能如愿以偿地实现对江湖的约定,即未能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理想。最后一句“不为经行肯暂留”,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现状的不满与渴望改变的决心。他不愿仅仅为了日常的行走而停留,而是渴望能够彻底摆脱羁绊,去追寻真正的自我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物形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由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送煦庵兄至朱仙归途偶成

归路马蹄熟,夕阳蝉语忙。

秋心动寥阔,别恨满青苍。

沙起村墟失,天低草树长。

孤踪休感喟,青眼有垂杨。

(0)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其九

弦柱初调锦瑟年,生桑又见海成田。

也知一刻难赊夜,其奈群飞竟刺天。

五百拣花人早罢,三千扫雪事虚传。

羽林散后宫车出,太乙门东急暮蝉。

(0)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其八

蓬瀛久辍列仙班,时见乌朝数往还。

销寂潜虬敖嫩水,䙰褷冻雀纥千山。

流黄度曲填金缕,捣素缄愁寄玉关。

不是甘泉烽火近,有人心折大刀环。

(0)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其四

飘茵堕溷复沾泥,比似寒花命亦齐。

踪迹偶同风聚散,音声莫辨省东西。

鸱张远势凌鸦背,狼籍馀痕衬马蹄。

百六运穷元会改,病株仍望及春荑。

(0)

荒村

独树营边芦雁啼,荒村一月水东西。

云中不见乌冈影,衰柳秋风十里堤。

(0)

通州道中

五里人家十里村,微茫烟树欲黄昏。

潇潇秋雨槐花路,独策疲驴上蓟门。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