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盘翠城山,君在城中住。
苍林无春冬,啼鸟常旦暮。
旦暮(dàn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可指时间的极短暂。
弟兄(dì xiōng)的意思:弟兄指的是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逢遇(féng yù)的意思:指偶然相遇或遭遇。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复回(fù huí)的意思:重新回到过去的状态或位置。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回互(huí hù)的意思:回互指互相回答、互相问答。
佳景(jiā jǐng)的意思:美好的风景或景色
列亭(liè tíng)的意思:指排列整齐的亭子,形容事物有条理、有秩序。
岭头(lǐ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或山脉的起点。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盘盘(pán p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整齐、齐全。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觞豆(shāng dòu)的意思:喜庆的宴席、宴会。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亭榭(tíng xiè)的意思:亭榭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建筑物或景观的美丽、精致和优雅。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信道(xìn dào)的意思:指言辞真实可信,没有虚假成分。
萦转(yíng zhuǎn)的意思:形容思绪纷乱,回旋不定。
簪裾(zān jū)的意思:形容举止端庄、仪态庄重。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中亭院景象。开篇“盘盘翠城山,君在城中住”表达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安逸感受,同时也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融入。紧接着,“溪流第萦转,冈势复回互”写出了山间溪水蜿蜒曲折,以及山势起伏交错,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山水诗常用的意象,用以表现大自然的生动与变化。
接下来,“苍林无春冬,啼鸟常旦暮”描绘出一幅四季如一、鸟语花香的静谧画面。这里的“苍林”指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而“啼鸟常旦暮”则是对时间流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刻画。
中间部分,“漠漠岭头云,霏霏岩底雾”通过对山顶云雾和岩下迷雾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高远与深邃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中间列亭榭,佳景实天付”则点明了山中的亭台是自然美景的一部分,是由上天所赐予人的。
“物象皆自然,人巧谁能寓”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自然本真之美的赞美和崇尚,同时也在思考人工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张顺应自然,不做过多的人为雕琢。
最后,“浮生欲何事,有此即乐处。况君弟兄贤,信道各已固”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生活的态度,即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就已经心满意足,无需追求更多。而“诗书诲儿侄,觞豆燕逢遇”则是对兄弟之间以诗书为媒介的交流与相聚的赞颂。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精神寄托,以及对亲情、友谊的珍视。
东雒山人羽为衣,腰悬宝剑光陆离。
超然乘天㳺,旷荡八极随飙驰。
俯视嵩高三十六,一一秀出紫金翠羽之华芝。
中有少室八百六十丈,颠倒元气涵晨霏。
毵毵绿毛仙,濯足清泠渊。
见人不肯折腰拜,手掷绿黍散作天花旋。
天花旋,舞连娟,玉女从东来,头戴云翘足跰?。
试持秋帛捣寒石,中夜灵响凄紧如霜弦。
不知龙穴有石髓,太乙月鼎将同煎。
劳生任飘忽,谁复相留连。
天鸡一鸣天下白,齐州九点凝青烟。
朝㪺瀍涧之灵泉,夕漱伊洛之寒川。
虽知城郭尚依旧,华表鹤泪应千年。
大江东流浴龙虎,丹光掩月夜吞吐。
故乡何处久不归,人间一笑成今古。
三素云高不可攀,仰见群仙出没于其间。
勿使明镜凋朱颜,顾我魁礧徒,无由扣琼关。
我不能鼻息吹虹霓,顿挫万物归新题。
我不能白昼兀坐惜居诸,时翻枯竹除白鱼。
但得三寸舌,赤如莲花净于雪。
高谈蕊珠经,旦夕声不绝。
声不绝,造玄徽,芙蓉峰前金虎要人骑。
山人当相求,飞飞腾太微,共持瑶华玉管凌云吹。
《东雒山房诗》【元·宋濂】东雒山人羽为衣,腰悬宝剑光陆离。超然乘天㳺,旷荡八极随飙驰。俯视嵩高三十六,一一秀出紫金翠羽之华芝。中有少室八百六十丈,颠倒元气涵晨霏。毵毵绿毛仙,濯足清泠渊。见人不肯折腰拜,手掷绿黍散作天花旋。天花旋,舞连娟,玉女从东来,头戴云翘足跰?。试持秋帛捣寒石,中夜灵响凄紧如霜弦。不知龙穴有石髓,太乙月鼎将同煎。劳生任飘忽,谁复相留连。天鸡一鸣天下白,齐州九点凝青烟。朝㪺瀍涧之灵泉,夕漱伊洛之寒川。虽知城郭尚依旧,华表鹤泪应千年。大江东流浴龙虎,丹光掩月夜吞吐。故乡何处久不归,人间一笑成今古。三素云高不可攀,仰见群仙出没于其间。勿使明镜凋朱颜,顾我魁礧徒,无由扣琼关。我不能鼻息吹虹霓,顿挫万物归新题。我不能白昼兀坐惜居诸,时翻枯竹除白鱼。但得三寸舌,赤如莲花净于雪。高谈蕊珠经,旦夕声不绝。声不绝,造玄徽,芙蓉峰前金虎要人骑。山人当相求,飞飞腾太微,共持瑶华玉管凌云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0367c6d59971de0692.html
是鸥波写梦,雁路寻诗,冷落江湖。
问讯东桥竹,怅故人别后,一纸书无。
旧家渺渺天末,烟月老菰蒲。
甚懒赋长杨,慵吹短笛,侧帽骑驴。
何须怨漂泊,纵不写莺花,也恋莼鲈。
昨夜西风紧,忆芙蓉江上,相唤提壶。
任教醒了还醉,心事水云孤。
待说与归期,潇潇暮雨啼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