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地(bì dì)的意思:避开危险或困难的地方;逃离危险的地方。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窜身(cuàn shēn)的意思:指迅速移动身体,特别是在狭小的空间中迅速穿行或躲避。
会见(huì jià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相互见面交谈。
筋骨(jīn gǔ)的意思:指人的骨骼和肌肉,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核心或基础。
旌旄(jīng máo)的意思:旌旄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权威和威严。
奴仆(nú pú)的意思:指受人雇佣或奴役的仆人。
墙壁(qiáng bì)的意思:指建筑物或围墙的侧面,也比喻界限或限制。
神尧(shén yáo)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超群出众。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闻信(wén xìn)的意思:接到消息,得知某个人或某个事情的情况。
腥臊(xīng sāo)的意思:形容气味难闻、令人不快。
行在(xíng zài)的意思:指行动或举止显得很有分寸,适当而得体。
- 注释
- 避地:流离失所。
岁时:时日。
晚:迟。
窜身:奔波。
筋骨劳:身心疲。
墙壁:隔阂。
奴仆:仆人。
旌旄:旗帜。
行在:朝廷。
仅闻信:难寻觅。
此生:命运。
随所遭:任由之。
神尧:唐尧。
旧天下:盛世。
出腥臊:现污秽。
- 翻译
- 流离失所时日迟,奔波劳累身心疲。
书籍知识成隔阂,奴仆只剩旗帜随。
朝廷消息难寻觅,命运多舛任由之。
昔日唐尧盛世地,未来恐现污秽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动荡年代中寻找避难之所的艰辛情景。"避地岁时晚,窜身筋骨劳"两句表明诗人因年迈和身体疲惫,在岁末的时候不得不四处逃亡,以寻求一个安身之所,这一过程充满了艰难和劳累。
"诗书遂墙壁,奴仆且旌旄"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避难中仍然带着自己的诗书,以及家中的奴仆也跟随左右。墙壁可能是临时居住的地方,而奴仆则象征着家庭的陪伴和生活的延续。
"行在仅闻信,此生随所遭"表达了诗人对外界消息的渴望,只能通过途经的人带来的消息了解外面的情况,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当前命运无常的无奈接受。
最后,"神尧旧天下,会见出腥臊"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过去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目前社会动荡、血雨腥臊场景的感慨。这里的“神尧”指的是上古圣明的帝王尧,而“旧天下”则是在赞美过去的太平盛世。"会见出腥臊"则是说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希望能够见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从而结束现在的混乱和血腥。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于动荡时代的无力感。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持文化精神,不离不弃的品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刘考功省庵
日月本同升,东西异圆缺。
此心有同然,岂必岐秦越。
之子赤帝胄,盛年列簪笏。
驷马来天南,声华振穷发。
使节暇有馀,仙舟停未发。
访我步蓬蒿,招游望溟渤。
寒梅香始飞,野寺钟初歇。
挥觞互献酬,利涉忘津筏。
自惭朽钝姿,所有空皮骨。
壮也不如人,老矣行多蹶。
何以副深期,欲赋情先竭。
煌煌金石篇,风雅相扬淈。
八水得清深,三峰同屹崒。
仍飞白兔毫,出自蛟龙窟。
贻我比琼瑶,光辉到薇蕨。
前旌已戒道,列宿还归阙。
都人咏絷驹,祖席思投辖。
宁知倦客心,一日如三月。
申章报未成,及渴泉方掘。
诚非和氏珍,敢避荆人刖。
《答刘考功省庵》【明·陈恭尹】日月本同升,东西异圆缺。此心有同然,岂必岐秦越。之子赤帝胄,盛年列簪笏。驷马来天南,声华振穷发。使节暇有馀,仙舟停未发。访我步蓬蒿,招游望溟渤。寒梅香始飞,野寺钟初歇。挥觞互献酬,利涉忘津筏。自惭朽钝姿,所有空皮骨。壮也不如人,老矣行多蹶。何以副深期,欲赋情先竭。煌煌金石篇,风雅相扬淈。八水得清深,三峰同屹崒。仍飞白兔毫,出自蛟龙窟。贻我比琼瑶,光辉到薇蕨。前旌已戒道,列宿还归阙。都人咏絷驹,祖席思投辖。宁知倦客心,一日如三月。申章报未成,及渴泉方掘。诚非和氏珍,敢避荆人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8867c69473cee2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