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晕入池波自泛,满轮当苑桂多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春台(chūn tái)的意思:指春天的台子,用来比喻春天美好的景色或时光。
分白(fēn bái)的意思:分开、分割
几望(jǐ wàng)的意思:形容距离很近,只需稍微抬头就能看到。
见星(jiàn xīng)的意思:形容非常惊讶或害怕,眼前的事物或景象令人难以置信。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龙阙(lóng quē)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或御苑中的大门或大门洞。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星河(xīng hé)的意思:形容星星点点,繁多众多。
虚晕(xū yūn)的意思:形容头晕眼花,感觉虚弱无力。
雁行(yàn háng)的意思:指一列像雁一样排列的人或物。
萤影(yíng yǐng)的意思:形容火光摇曳、闪烁不定。
应金(yìng jīn)的意思:指按照黄金的价值来衡量其他物品的价值,比喻以金钱为标准来评价事物。
玉郎(yù láng)的意思:指美貌的男子。
云路(yún lù)的意思:指在云中飞行的路程,比喻行程遥远。
- 注释
- 露:夜间的露水。
轻雨:像细雨般轻微的露水。
月如霜:形容月色皎洁如霜。
星河:天空中的星星,像河流一样繁多。
雁行:排列整齐的大雁,常用来象征秋天或离别。
虚晕:光晕,指月亮或星星周围的光环。
入池:倒映在池塘中。
波自泛:水面自然波动。
当苑:指皇家园林。
桂多香:桂花盛开,香气浓郁。
春台:春天的高台,可能指观赏春景的地方。
黄龙阙:古代皇宫的门阙,这里代指皇宫。
云路:云雾缭绕的道路,象征高远之地。
白玉郎:比喻年轻俊美的官员。
巴歌:巴蜀地区的民歌。
金石:古代打击乐器,比喻音乐高雅。
岂殊:哪里不同。
萤影:萤火虫的光芒。
清光:清冷的月光。
- 翻译
- 露水轻如细雨,月色冷似霜白,星空被遮掩只见大雁排列成行。
空中的光晕倒映在池塘波动的水面,园中桂花香气弥漫在满月的夜晚。
春天的高台上遥望皇家宫殿,云雾缭绕的路途难辨玉一般的少年郎。
这夜晚的巴蜀歌声如同金石之音,哪里比得上萤火虫微光照亮清冷的月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春夜月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情境。"露如轻雨月如霜"两句,既写出了夜晚的湿润和月亮的清冷,也暗示了一种恬淡脱俗的情怀。
"不见星河见雁行"一句,则转换了视角,从广阔星空到孤独飞行的雁群,把握了宇宙与个体之间微妙的关系。这两句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开阔的氛围。
"虚晕入池波自泛,满轮当苑桂多香"通过对池水和桂花的描绘,更进一步地强化了夜晚的宁静与月光下自然之美。桂花在这里不仅是香气扑鼻的存在,也象征着高洁和纯净。
接下来,"春台几望黄龙阙,云路宁分白玉郎"中的"春台"一词,不仅指向了诗人观赏月亮的场所,也隐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黄龙阙"和"白玉郎"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仙界的景象,通过这种超现实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是夜巴歌应金石,岂殊萤影对清光"两句,则将听觉和视觉的享受结合起来。"巴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曲,而与"金石"相呼应,则不仅仅是音乐之美,更有声响本身的纯净与坚硬。"岂殊萤影对清光"则是在月夜中,即便是微弱的萤火虫光,也能与明亮的月光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于光与暗、真与假的深刻领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塑造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理想境界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五和元春兄自寿
人生几何,如何不自,珍重此生。
向蠹残字上,甘心抛掷,蜗尖争处,著意丁宁。
箭过时光,剑炊世界,谁带经锄谁笔耕。
分明似,满一锅汤沸,无处清□。输兄。炼得闲成。
□无辱无忧无惧惊。
但菜羹粝饭,不求他味,芒鞋竹杖,足畅幽情。
八十年来,万千看破,胸次春风秋月明。
梅花帐,称困眠醒起,无打门声。
重阳坐邑中旅舍
秃鬓萧萧八十翁,为谁留滞客檐中。
有诗不赋满城雨,无酒可当吹帽风。
与菊相逢还自笑,看萸欲健莫知穷。
回头戏马台何处,万里秋声有过鸿。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