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光寺晚眺·其一》
《灵光寺晚眺·其一》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般若台荒噪暮鸦,香炉峰冷挂残霞

夕阳尽作燕支色,染出秋林树树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残霞(cán xiá)的意思:指夕阳西下时,余晖已经减弱,但仍然残留的红霞。

林树(lín shù)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

炉峰(lú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炉火般燃烧的景象。也用于比喻气势雄伟、威严壮观的场面。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香炉(xiāng lú)的意思:比喻有才华的人或有价值的事物在不被重视的环境中。

燕支(yàn zhī)的意思:燕子支撑在枝头,比喻依靠他人或外力维持自己的地位或生活。

香炉峰(xiāng lú fēng)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出众,超群出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灵光寺周边的荒凉而静谧的画面。"般若台荒噪暮鸦"一句,通过"般若台"这一佛教圣地的衰败和"暮鸦"的嘈杂声,传达出一种历史沧桑感与自然界的宁静形成对比。"香炉峰冷挂残霞"则写出了夕阳余晖映照在香炉峰上,山峰冷峻,仅存些许残霞,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夕阳尽作燕支色"运用比喻,将夕阳的余晖比作女子脸颊上的胭脂,生动地表现出夕阳的红艳色彩,同时也暗示了秋天的到来。"染出秋林树树花"进一步描绘了这如画的景色,夕阳的余晖仿佛给每棵树都染上了花朵般的色彩,增添了秋日的斑斓。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灵光寺傍晚的景象,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自然的绚丽,展现了丘逢甲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9)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4)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5)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2)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2)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2)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