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
《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常爱东陵拂衣我行曾不叩荆扉

凭君天柱峰头望,看我扁舟几日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kǒu怀huáiqiántàipíngshǒuchéngōng
sòng / cháozhī

chángàidōnglíngzǎoxíngcéngkòujīngfēi

píngjūntiānzhùfēngtóuwàngkànbiǎnzhōugu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东陵(dōng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人们的归宿或安息之地。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拂衣(fú yī)的意思:拂衣是指轻轻挥动衣袖,形容离去或离开的意思。

荆扉(jīng fēi)的意思:指门户之间的荆棘和木门,比喻困难重重,难以进入或通过。

天柱(tiān zhù)的意思:指支撑天空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持或依靠。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翻译
常常喜欢在东陵早早地整理行装,出行时从未敲过柴门。
请你站在天柱峰顶远望,看看我的小船何时能归来。
注释
东陵:古代帝王的陵墓,这里泛指贵族陵园。
拂衣:整理衣裳,准备出行。
叩荆扉:敲打简陋的柴门,表示来访。
天柱峰:虚构或实际的山峰名,象征高远之地。
扁舟:小船,常用来形容轻舟独行。
归:返回,回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中的片段。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陈公度的怀念,通过描述自己常常喜欢早早离开东陵,暗示着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邀请朋友在天柱峰上远眺,想象着自己乘扁舟归去的日子,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潇洒之情。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友情的深深挂念。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送赵宪使除郎归班二首·其二

淮云吹过浙西山,只在皇华指顾间。

天际悠悠无定向,愿随霖雨不知还。

(0)

西园晚春

水影烟光上客衣,楼前燕子自由飞。

鞦韆春去无人管,相伴垂杨舞落晖。

(0)

渔父

身外即江山,流行坎止间。

烟波垂钓直,天地一舟闲。

到岸卖鱼去,无钱得酒还。

不知尘世换,几度月弯弯。

(0)

华顶峰

台岭碧重重,中高华顶峰。

尽头沧海出,半被白云封。

屋冷僧抛去,仙来井有踪。

绝无猿鸟路,争得世人逢。

(0)

题石瑶林山录

天姥紫芝岑,仙灵宅下临。

幽光千古月,孝德一生心。

拱木秋声早,寒泉泪滴深。

彼苍知不远,同聘入书林。

(0)

哀通城

闻道通城破,伤心不可论。

隔江三日火,故里几人存。

哭透青天裂,冤衔白昼昏。

时逢过来者,恐是梦中魂。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