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其五十五》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其五十五》全文
明 / 孙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梅花不解分清,香影撩人姓名

林壑未忘居鼎鼐,老枝留子调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调羹(tiáo gēng)的意思:指用各种手段、方法操纵、控制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鼎鼐(dǐng nài)的意思:形容人才辈出,卓越杰出。

分清(fēn qīng)的意思:指辨别清楚、区分明白。

撩人(liáo rén)的意思:迷惑、引诱、吸引人的表情或举止。

林壑(lín hè)的意思:指山林和山谷。形容自然景色优美、宜人。

留子(liú zǐ)的意思:留下子女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居生活中的梅花图景,通过梅花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的深厚情感。

首句“梅花不解十分清”,以梅花的不解为引子,暗喻诗人对清雅生活的追求与理解。梅花虽美,却似乎不懂人间的清高与淡泊,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的思想情感,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次句“香影撩人说姓名”,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香气与身影吸引着人们,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名字与故事。这里的“撩人”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梅花的魅力,以及它对人们心灵的触动,让人不禁想要了解背后的故事。

第三句“林壑未忘居鼎鼐”,转而描述了诗人虽然身处幽静的山林之中,但心中并未忘记家庭的责任与重担。“居鼎鼐”原指掌管国家大事,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家庭的关怀与责任,即使远离尘嚣,心仍系于家庭,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最后一句“老枝留子待调羹”,以老树枝头留下的果实,比喻诗人希望子女能够继承家业,如同调羹一般,调和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子女的期望,也体现了他对家庭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以及对子女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孙蕡

孙蕡
朝代:明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猜你喜欢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其一

客里思家且罢休,无聊怀抱不禁愁。

鲥鱼苦笋过百六,又到一年春尽头。

(0)

次韵曾守立春席上七绝句·其四

跨腊才更岁,经宵并是春。

黄堂清讼缿,欲助发生仁。

(0)

役所书事用山谷观化韵·其八

台高山远淡如无,愁极羁人念索居。

一任东风吹鬓发,潇潇蓬葆不禁梳。

(0)

再用前韵·其二

一枝枝自寄深林,何得翻然著意深。

塞上亦知无马失,江边谁问有舟沉。

烦君烂漫千钟酒,慰我登临一寸心。

醉后狂歌歌更切,未应愁减越人吟。

(0)

河南留守王大资

退卧东山自在身,幡然犹肯慰斯民。

名高海内推前辈,德冠朝中号伟人。

紫诰即看还旧物,黄扉终许秉鸿钧。

瑶池花有千年实,更看东风几度春。

(0)

蒲中次韵提举赵正之秦亭唱和五首·其三

陇树迎人去,关云逐马来。

凄风摇白草,落日蔽黄埃。

仗节身方远,逢山眼暂开。

却临分水处,蜀道赋高哉。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