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送别友人前往上海时所见的景象与感受。首句“地是中原迩,居偏外国环”点明了地点,既指出了上海靠近中国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上海作为国际都市的独特地位,身处其中既有归属感,又不免有身处边缘的异国情调。
“华夷人语杂”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上海多元文化的交融景象。在这里,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共聚一堂,形成了独特的社会风貌。然而,尽管如此,诗人并未直接表达对这种多元文化的喜爱或赞赏,而是以“未是好家山”收尾,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和不满足感。这或许是因为诗人内心深处仍向往着一个更加纯粹、和谐的居住环境,一个能够真正称之为“好家山”的地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复杂面貌,以及作者在面对这种多元文化共存时的内心感受。它不仅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变迁,也体现了个人对于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与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虔州感遇
太息人间世。忆同乡、前朝司马,上公门第。
十万貔貅屯紫塞,一剑横空节制。
叱诧处、风雷齐起。
倏忽华堂生荆棘,断蓬寒、捲散群罗绮。
山邱恨,几时洗。女孙远落天涯里。
半生来、侯门厮养,秃襟盘髻。
瞥遇风前谈乡邑,历历家门能记。
说不尽、伤心情事。
苦语未终忙摇手,泪呼君、住诉飘零意。
我亦是,诸王裔。
透碧霄.羽良过话近事,兼悼云期,用查荎韵
记扁舟。马鞍落叶对言愁。
山阳痛泪,黄垆苦语,霜月低留。
无端别去,芙蓉冷香,又报新秋。念经年、鱼雁沈浮。
况嵇亡阮夭,只君还是,吾党风流。
愿长镵对把,开云锄雨,岁月两悠悠。
怕盲飙、翻海岸,鲸浪猛、铁堤柔。
泽中鸿雁,梦中风鹤,易阻清游。倍思量、旧日苏州。
共徐陵把臂,寻诗柳市,买醉花楼。
满江红.用《秋水词》韵
黛拂轻螺,看淡淡、两山青了。
须念我、笔花新落,休嫌潦草。
架上牛衣红泪在,梦中鸾信青天杳。
把归来、堂里话閒提,为伊道。翻绣谱,鸳针小。
书唐韵,龙香绕。且清尊互劝,瘦琴同抱。
风榻茶烟秋病思,月帘花气春愁料。
怎箫楼、一对可怜人,如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