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稚女雁》系列之一,具体为第十一首。诗中通过对比母亲与父亲的角色,以及对初生女儿成长过程中的辛劳与情感投入,表达了对失去幼女深切的哀痛和怀念。
“四十商瞿未有儿”,开篇即以商瞿(古代一位年过四十才得子的学者)的故事起兴,暗示诗人自己在四十岁时失去了唯一的女儿,与商瞿的境遇形成共鸣,但又不同,因为商瞿是喜得子,而诗人则是悲失女。“初生一女不曾悲”,初生女儿时并未感到悲伤,此处或许暗含了对女儿生命的喜悦与期待,同时也为后文的失去埋下伏笔。“三年鞠育何辛苦”,转而描述了养育女儿三年的艰辛过程,强调了作为母亲的付出与辛劳,将女儿的成长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失去女儿时的痛苦难以言表。“作母多于作父时”,最后点明母亲在育儿过程中的角色与父亲的不同,强调了母爱的伟大与独特,同时也表达了对女儿逝去的深深哀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失去孩子的父母内心深处的悲痛与不舍,以及对子女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深情厚意。屈大均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无法言喻的哀伤与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一寿真玉堂
早是玉堂客,犹著侍臣冠。
便为霖去亦晚,何况此身闲。
胸次光风霁月,意味满庭芳草,体用两相关。
坐对粤山好,名更重于山。寿生申,霜肃晓,露宾寒。
从教重九过了,政有菊堪餐。
日绕东篱笑傲,香共秋容淡薄,晚节要人看。
久不见贾谊,天已问平安。
水调歌头
不能烦恼得,掉臂便归休。
前度风樯,这回潦辙几悠悠。
幸得有云一谷,更自有书万卷,著甚么来由。
月采混鱼目,霜口涴蝇头。相山中,侯醉境,将诗流。
情知薄命,天样勋业也须收。
辟逻世间万事,推放那边一壁,百尺卧高楼。
日月草头露,天地水中沤。
上阳春/蓦山溪.寿人夫妻二子同日十月初二
两日梅开,先占阳春小。
鸾凤偶雁行,飞舞画堂交绕。
称觞盛旦,二老同年少。
夫劝妇,弟酬兄,四喜人希有。
灵椿萱草,青翠俱长久。
棠棣戏斑斓,对立齐上长生酒。
有亲有序,慈孝兼恭友。
登科日,未老时,共享南山寿。
自君之出矣三章·其三济江
晓装将北征,春江正东注。
回澜涨蜀雪,远岸分楚树。
亭亭白狼峰,㵿㵿采石渡。
即迎初日旭,复送残月曙。
阴阳倏旋周,何物独如故。
扣船发清讴,飞凫为回顾。
孤生无百年,南北几来去。
乘流虽足快,绝险自当惧。
投鞭语何誇,击楫气何怒。
川岳混一家,乃不畏行路。
悠悠今古心,及此得□晤。
斗酒且自陶,兹游谅难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