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报载某至重庆距西安事变将十年矣》
《报载某至重庆距西安事变将十年矣》全文
清 / 陈寅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愁(biān chóu)的意思:形容非常担忧或焦虑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楚囚(chǔ qiú)的意思:指被关押在楚国监狱中的囚犯,形容人身处困境无法自拔。

飞空(fēi kōng)的意思:指飞翔在空中。

会盟(huì méng)的意思:指各方力量为了共同的目标或利益而聚集在一起,进行联合行动。

京洛(jīng luò)的意思:指京都和洛阳两个古代重要的都城。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铁骑(tiě qí)的意思:指铁甲战士骑马奔驰,形容军队勇猛善战。

一觉(yī jiào)的意思:指一夜之间睡得很熟,形容睡眠质量好或睡得很沉。

赞普(zàn pǔ)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在某一方面非常出色,令人称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以军事胜利为背景,展现了唐朝与吐蕃会盟的情景。"铁骑飞空京洛收"形象地描述了军队的迅速行动和对京师洛阳的攻克,显示出强大的军事实力。"会盟赞普散边愁"则反映了通过和平手段解决边疆纷争,吐蕃赞普(即吐蕃王)的忧虑得以缓解。

接下来的两句"十年一觉长安梦",诗人借用了梦境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去十年历史变迁的感慨,仿佛那段动荡的历史只是一场梦。"不识何人是楚囚"暗指西安事变中的某些人物,以历史典故暗示现实,表达了对时局中某些人的命运或身份的猜测,同时也寓含着对那段历史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历史叙事与个人感慨,展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陈寅恪作为历史学家,其诗词往往富含历史深度和文化内涵,这首诗也不例外。

作者介绍
陈寅恪

陈寅恪
朝代:清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晚嶂倚斜日

晚嶂倚斜日,秋树战悲风。
一泓绀紫澄碧,中有睡蛟龙。
散作清溪明玉,激上以流水,两电乱寒空。
抛却红尘袂,飞入妙光宫。
佛国大,天溥博,地含洪。
空岩乱壑递响,珠影动金容。
万古碧潭空界,一点青霄明月,涝漉总无功。
云散殿突兀,风动铎丁东。

(0)

水调歌头·江水去无极

江水去无极,无地有青天。
怒涛汹涌,卷浪成雪蔽长川。
一望扬州苍莽,隐见烟竿双矗,何处卷珠帘。
落日瓜洲渡,鸿鹭满风前。
古战场,皆白草,更苍烟。
清平犹有遗恨,久矣在江边。
北固山前三杰,遥想当年意气,昵中原。
上马促归去,风堕接?
翩。

(0)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梦

细数十年梦,十处过中秋。
今年清梦,还在黄鹤旧楼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星汉淡无色,玉锦倚空浮。
带秦烟,萦楚雾,熨江流。
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
相见姮娥冷笑,笑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把酒问清影,肯去伴沧洲。

(0)

水调歌头·云巘在空碧

云巘在空碧,天宇共高明。
重阳易得风雨,今日不胜晴。
天为两朝元老,付与四时佳节,不动一丝尘。
香霭洗金戟,飞雾洒霓旌。
山鸣叶,江动石,总欢声。
剑关玉垒千载,谁见此升平。
细看尊前万蕊,相映眉间一点,黄气郁骎骎。
江汉下淮海,都赖一长城。

(0)

水调歌头·花上插苍碧

花上插苍碧,花下走清湍。
浓霜深覆残雪,更有月相参。
似我竹溪茅屋,欲晓未明天气,扶杖绕篱看。
秦楚五千里,何处是江南。
饶风下,人不断,马相连。
颇尝见有此客,相属意惓惓。
欲为横吹出塞,无处可寻羌管,短策叩征鞍。
策断征鞍裂,惊堕玉毵毵。

(0)

水调歌头·淮海一星出

淮海一星出,分野到梁州。
玉京群帝朝斗,公在列仙流。
尽扫欃枪格泽,高拱紫微太乙,霞佩拂红裯。
非雾非烟里,永侍绀云裘。
日南至,月既望,寿君侯。
梅花满眼,一朵聊当一千秋。
半夜玉堂承诏,翼旦路朝宣册,归去作班头。
风净瞿唐峡,安稳放行舟。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