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儒自有中和在,谁会求之未发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家(chán jiā)的意思:指修行佛法的人,也可用来形容有着深厚内涵和智慧的人。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蜉蝣(fú yóu)的意思:蜉蝣是指一种生命短暂的昆虫,比喻人的一生的时间极其有限。
龟鹤(guī hè)的意思:指追求高尚志向、有远大抱负的人。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幻化(huàn huà)的意思:指事物经过变幻、转化。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生灭(shēng miè)的意思:生:产生、存在;灭:消失、死亡。表示事物的产生和消亡,生命的循环。
丝毫(sī háo)的意思:形容极小的量或程度,几乎没有或没有任何影响。
息息(xī xī)的意思:息息指的是关系密切、紧密相连。
也可(yě kě)的意思:也可以;也行
中和(zhōng hé)的意思:指使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达到平衡,使之和谐统一。
周天(zhōu t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已经到达了极限,无法再有进一步的发展。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夜坐(其二)》,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无常和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首句"不著丝毫也可怜",意指无需过分执着于世俗之事,即使是微小的存在也值得怜悯。接下来的"何须息息数周天",暗示不必过于关注生命的轮回流转,强调顺应自然。
"禅家更说除生灭,黄老惟知养自然",借用禅宗和道家思想,禅宗主张超越生死,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保持生命本真。诗人认为,无论是蜉蝣短暂的生命还是龟鹤长寿,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昔与蜉蝣同幻化,秖应龟鹤羡长年",诗人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长久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永恒的向往。
最后两句"吾儒自有中和在,谁会求之未发前",点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和谐,这种境界超越了生死,存在于事物未显现的本源之前,是一种内在的领悟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佛道儒三家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深沉思考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