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湖即景·其一》
《东湖即景·其一》全文
清 / 林庆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东流媚好逍遥,春树斜横佳致饶。

十里潭光天际映,四时野色水中描。

竹枝蔓衍拖青带,霓影纷披漾采桥。

万户灯红居似织,湾波岸上看莺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纷披(fēn pī)的意思:形容许多人或事物同时出现,纷纷批评或指责。

光天(gu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明亮无云的状态,也比喻公正无私的品质。

佳致(jiā zhì)的意思:美好的愿望或祝福

蔓衍(màn yǎn)的意思:蔓衍指事物逐渐扩展、延伸,泛指某种事物或现象逐渐传播、发展。

媚好(mèi hǎo)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追求奉承、讨好,以获取好处或赞美的行为。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万户(wàn hù)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的家庭。

妩媚(wǔ mèi)的意思:形容女子姿态娇媚动人。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莺娇(yīng jiāo)的意思:形容女子娇美婉转的声音或姿态。

枝蔓(zhī wàn)的意思:指事物的枝条和蔓藤,比喻事物的分支或衍生物。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东湖的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水的流动之美、春树的斜横之姿以及四周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东流妩媚好逍遥”开篇,巧妙地将湖水的动态美与女性的柔美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春树斜横佳致饶”进一步点明季节特征,春日里的树木斜斜地横在湖面上,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

“十里潭光天际映,四时野色水中描”两句,将视线拉远,展现出湖面广阔、光影交织的壮丽景象,同时暗示四季变换中湖水的不同风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接下来,“竹枝蔓衍拖青带,霓影纷披漾采桥”则聚焦于湖边的竹林与桥梁,竹枝随风摇曳,仿佛是绿色的丝带,而桥上霓虹闪烁,增添了夜晚的浪漫气息。

最后,“万户灯红居似织,湾波岸上看莺娇”描绘了一幅灯火辉煌、生机勃勃的夜景图。湖畔居民灯火通明,如同织锦一般,而岸边的黄莺在夜色中轻盈跳跃,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东湖即景的美丽与宁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作者介绍

林庆旺
朝代:清

是中国清朝官员,于1695年上任台湾府儒学教授,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品等虽不高,但是地位崇高
猜你喜欢

八月十五夜

把酒邀明月,清光遍薜萝。

芙蓉秋水寂,丛桂小山多。

一雁归湘楚,繁星点绛河。

虚堂弦索静,独和《越人歌》。

(0)

啸台

两山翠柏摇天风,古台突兀荒山中。

宏正残碑断复续,左氏书法文崆峒。

摩挲句读叹古雅,万颗真珠春自泻。

中散原非入道姿,公和本是逃名者。

人间机阱苦相撄,石髓青精足养生。

嵇公援琴阮公哭,虚负空岩长啸声。

(0)

愚山至得王昊庐侍读寓书奉答

虽至名山似谪居,顾瞻清禁引华裾。

陈情已遂无遗恨,载笔相传有赐书。

人立云端高独鹤,客来秋晚寄双鱼。

风尘却愧非仙骨,枉问丹砂叹久虚。

(0)

纪异·其一

己未秋七月,廿八直官廨。

震动起重渊,衰老适相邂。

初听蛟龙吼,水势涌澎湃。

复拟雷霆怒,击物刀必夬。

奔走争一门,汹汹群夺隘。

帽脱鲜结缨,袒裼任衣衩。

跬步暗前途,举足迷所届。

造物胡不仁,或是天地噫。

仓猝遘乖异,喘定神尤惫。

战剽色各变,相对不能话。

招魂幸得活,倾压分一界。

岂是九河复,沟裂分多派。

屋覆势连鸡,墙彻溷贵介。

嗟哉土中人,狼藉如填债。

上帝降鞠凶,下土横彫瘵。

(0)

过七里滩

谢公诗境好,到此意超然。

水外疑无地,山中小有天。

棹舟时罄折,出峡又规圆。

七里容消遣,石尤风与便。

(0)

山信

岁序冬逾驶,栖迟未得闲。

边风吹碣石,大雪满燕关。

浊酒堪扶老,黄金岂驻颜。

年年山有信,招隐几时还。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