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始自生息,贫富谁能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逼身(bī shēn)的意思:逼近身边。
笔吏(bǐ lì)的意思:指书吏、文书工作人员,也指官吏的下属。
不遂(bù suí)的意思:事情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式或计划进行,不顺利。
不愧(bù kuì)的意思:表示符合预期,不辜负期望或名声。
晨昏(chén hūn)的意思:指天明和天黑的时候。
赤子(chì zǐ)的意思:指纯真无邪、忠诚坚贞的心。
法网(fǎ wǎng)的意思:法网是指法律的约束和制裁。比喻法律的力量广泛而严密,使犯罪分子无所遁形。
法律(fǎ lǜ)的意思:法律是指国家规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范行为的准则和制度。
发政(fā zhèng)的意思:指统治者颁布政令、施行政策。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何独(hé dú)的意思:独特的、与众不同的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化淳(huà chún)的意思:指将粗糙、粗野的东西变得纯洁、柔和。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教化(jiào huà)的意思: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人改正错误,提高品德和修养。
矜恤(jīn xù)的意思:对他人的困难、不幸或痛苦表示关怀和同情。
井田(jǐng tián)的意思:指农田的面积广阔,收益丰厚。
糠秕(kāng bǐ)的意思:指不重要、不值得一提的事物或人。
康衢(kāng qú)的意思:康衢是指道路宽阔、平坦畅通的意思。比喻国家太平、社会安定。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空虚(kōng xū)的意思:空洞、虚无、无实际内容或价值
劳心(láo xīn)的意思:指费尽心思、用心良苦。
理道(lǐ dào)的意思:指合乎道理,符合道德规范,符合常理。
囹圄(líng yǔ)的意思:囹圄指监狱、牢狱,也用来比喻束缚、困厄的境地。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七尺(qī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神器(shén qì)的意思:指具有超凡能力或特殊功能的物品或技能。
圣王(shèng wáng)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品德和智慧的君主或统治者。
生息(shēng xī)的意思:生长和繁殖,生命力旺盛。
陶唐(táo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放荡不羁,不拘小节。
王御(wáng yù)的意思:指国王的驾驭和统治。
县官(xiàn g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小地方有一点权力,却把自己当成了大人物,狂妄自大。
先施(xiān shī)的意思:先行实施,先下手为强。
心神(xīn shén)的意思:指心思、精神、思想等。
一夫(yī fū)的意思:指一个人,表示某一事物或情况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
因循(yīn xún)的意思:指按照旧习惯或固定模式行事,不求创新或改进。
饔餐(yōng cān)的意思:指丰盛的饭食,也形容丰富的供应。
永怀(yǒng huái)的意思:长久怀念、永远怀念
展转(zhǎn zhuǎn)的意思:转变、变化。
- 鉴赏
此诗《读史有感》由明代诗人靳贵所作,通过对比圣王与后世治国之道,表达了对古代仁政的向往和对当代法制严苛的感慨。
首句“圣王御神器,发政先施仁”开篇即点出圣王治理国家时以仁政为先,体现了古代理想君主的道德风范。接着“井田给饔餐,鸡犬供晨昏”描绘了古代社会中井然有序的生活景象,强调了土地分配与生活保障的重要性。父母对子女的关爱被形容为“宁忍一夫贫”,体现了浓厚的家庭伦理观念。
“囹圄竟空虚,良用教化淳”则赞扬了古代社会通过教化使犯罪减少,治安良好。后两句“后人戴黄屋,理道遂因循”转折,指出后世虽继承了前人的制度,但治理方式却逐渐变得僵化,缺乏创新。
“刀笔吏作相,法律劳心神”揭示了官僚体制中文书工作繁重,法律执行过于繁琐,影响了百姓的生计。“民始自生息,贫富谁能均”表达了对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忧虑。接着“㷀独尤可怜,糠秕度秋春”描述了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即使在丰年也难以摆脱贫困。
“一饱且不遂,七尺安能珍”感叹了人们连基本温饱都难以满足,更谈不上珍惜生命。最后“岂不愧为盗,饥寒诚逼身”表达了对那些因饥饿而偷盗行为的理解,同时批判了社会对穷人的冷漠态度。
“县官弗矜恤,法网仍逡巡”批评了官府对穷苦百姓的忽视,法律执行过于苛刻。接下来“彼民何独辜,展转秦复秦”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无奈和对历史循环的感慨。
“抚卷歌康衢,永怀陶唐民”结尾处,诗人以抚卷吟诵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代理想社会的怀念,以及对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与现代治国理念的对比,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人性关怀以及理想治国模式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岭南祁羡仲以诗见贻赋答并问惟敬秘书
南海祁生何卓荦,题书远寄吴天鹤。
开缄恍对四百峰,片片罗浮白云落。
年来岭表多词人,黎欧以后谁其伦。
丈夫寸心在万古,那能龌龊随风尘。
闻汝好吟兼好酒,一釂千钟世希有。
黎生夙昔称酒狂,对汝还能剧饮否。
高阳酒徒气若虹,有兴倘过兰陵东。
不信今时酒殊绝,试问琅琊王长公。
雪夜过李于鳞宅适已醉卧因留宿作
雪天骑马禁城隈,官舍中宵为我开。
太白醉眠呼不起,惠连赋就却空来。
满城朔气侵人骨,试问宫梅几枝发。
上苑寒生千树云,西山暗落三更月。
起来风物重凄凄,门外日高鸦乱啼。
莫惜馀杯醉归去,天街不畏踏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