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幽居二首·其二》
《幽居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孙一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自得穷通理,幽居误身

清流梳石发,远雾着山巾

竹上僧留偈,庭前鹤近人

科头终日,吾自爱吾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近人(jìn rén)的意思:接近人群,与人为善,待人友好。

科头(kē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被剃光,只剩下一撮头发。形容人非常贫穷、破落的样子。

穷通(qióng tōng)的意思:指从贫穷到富裕或困难到顺利的转变。

山巾(shān jīn)的意思:指山上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幻不定。

石发(shí fā)的意思:形容头发稀疏、稀疏无力的样子。

通理(tōng lǐ)的意思:通达事理,了解道理。指能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道理,具备明智的思考和处理能力。

误身(wù shēn)的意思:指因误入某种环境或境地而受到困扰或受害。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自爱(zì ài)的意思:自己爱护自己,自重自爱。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幽居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深居简出的生活情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内心世界。首句“自得穷通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理的深刻领悟,即使身处困境也能自得其乐。接下来的“幽居不误身”强调了这种隐居生活的正确选择,认为它并未妨碍自我。

“清流梳石发,远雾着山巾”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清流和石发相映,暗示诗人心境如水般清澈,山巾被远雾笼罩,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诗人仿佛在自然中洗涤心灵,与世无争。

“竹上僧留偈,庭前鹤近人”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僧人在竹上留下禅语,而仙鹤则悠然接近,显示出诗人与高洁之士的交往以及内心的平和。

最后两句“科头坐终日,吾自爱吾真”揭示了诗人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他整日光头席地而坐,享受着真实的自我,表达了对内心纯真的珍视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逸生活,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作者介绍

孙一元
朝代:明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猜你喜欢

和秋禊六首·其四

春禊何如秋禊佳,气清天朗应时谐。

随缘杂坐能忘套,率语倾心不忌俳。

林里真堪称小隐,花前亦可学长斋。

主人欲傲山阴会,丝竹如教故故喈。

(0)

答陈生章侯

姜桂固吾性,苦亦不可贞。

甘苦无常好,所贵圣中清。

一觞见孔思,再觞徵周情。

便当百千举,冷然成独醒。

独醒不成醉,还以荐嘤鸣。

愿子欣然来,无托高阳行。

刘伶与李白,千载留芳名。

(0)

酬别长安友人呈于参政张副院

弱柳千章锁凤楼,春风送客不胜愁。

杜门重忆十年病,束发谁先天下忧。

消尽壮心吾自老,惊看歧路子何求。

却教空谷传骊唱,落日浮云满帝州。

(0)

赠谢磐谷山人·其一

棱棱丰骨自天成,老向长安觅友生。

座上不须弹法指,庭前菉竹已同声。

(0)

刘调父国子应召

几年龙卧稳,此日上征轺。

官以横经重,名因射策饶。

言辞猿鹤侣,重听凤凰韶。

吾道须公等,愁闻丛桂招。

(0)

赠郭生善篆图书者

平生无所好,所好在图书。

藉此传心印,千秋意不虚。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