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孙绪笔下对姜太公的描绘,展现了姜太公与钓鱼的关联,以及他内心深处的隐逸情怀与对官场的避世态度。
“五尺丝竿八十馀”,开篇即以简练之语勾勒出姜太公垂钓的形象,五尺长的丝线,八十岁的高龄,却依然保持着对垂钓的热爱与执着。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写照,更蕴含着姜太公对于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无端西伯有徵书”,转折处,诗人巧妙地引入了历史故事,即周文王(西伯)前来邀请姜太公的故事。然而,姜太公并未被这份邀请所动,他似乎在暗示自己并不愿意被世俗权力所束缚,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名利之外的淡泊心境。
“迂疏亦抱磻溪志”,进一步揭示了姜太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渴望隐居于磻溪,追求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另一方面,他又怀揣着磻溪的志向,似乎在内心深处仍有一份对改变世界、实现理想的责任感。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富有深度。
“却恐官家要纳鱼”,最后两句则以幽默而略带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姜太公对于可能到来的官场生活的一种担忧和反感。他担心自己会被卷入官场的复杂事务中,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种担忧,既是对自身性格的深刻剖析,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
整首诗通过姜太公这一历史人物的垂钓生活,巧妙地融合了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隐逸与入世、自由与责任等主题的思考,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