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佩联清响,春衫奈薄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时(āi shí)的意思:指在逆境或困难时刻表现出悲伤或忧愁的情绪。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边报(biān bào)的意思:指边走边报,形容行动迅速,及时报告情况。
薄寒(bó hán)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但寒冷程度不深。
词赋(cí fù)的意思:指用优美的辞章写诗或作文。
郎官(láng guān)的意思:指官员身份的男子,也指官僚、官吏。
青年(qīng nián)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年龄在青壮年期的人。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书记(shū ji)的意思:指书写文件或记录事务的人。
辛酸(xīn suān)的意思:形容苦楚、痛苦、辛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青年官员与一位年长官员之间的对话,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改革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比两位官员的外貌特征——“青年杜书记”与“白发汉郎官”,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同时也暗示了经验与活力的结合。
“晓佩联清响,春衫奈薄寒。”这两句描绘了青年官员清晨佩戴着清脆响亮的饰品,尽管春衫轻薄,但依然能感受到季节的寒意。这里不仅展现了青年官员的风度与活力,也暗含了他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词赋哀时切,诗书易俗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切忧虑,认为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社会问题并引起共鸣是迫切需要的,但改变社会习俗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反映出作者对社会变革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学作用的独到见解。
“颇闻边报早,聊足慰辛酸。”最后两句提到,青年官员可能已经提前得知边境的消息,这让他在内心感到一丝安慰,尽管这种安慰可能是暂时的,但至少能缓解内心的痛苦。这一部分体现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士大夫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他们在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的思考与行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