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干(bǐ gàn)的意思:比干是一个古代人名,也常用来形容忠诚、坚贞不屈的人。
并进(bìng jì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同时并行或发展。
不通(bù tōng)的意思:不相通,无法交流或沟通。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谗谀(chán yú)的意思:指通过谄媚讨好、诬陷中伤来陷害他人。
成林(chéng lí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密集如林。
东厢(dōng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破败不堪、残破不堪的样子。
方正(fāng zhè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正直,言行举止端正庄重。
凤皇(fèng huáng)的意思:指凤凰,比喻君主或者贤明的统治者。
高翔(gāo xiáng)的意思:指飞得很高,形容能力、成就等非常出众。
蒺藜(jí lí)的意思:指刺人的东西,比喻坚强的意志或顽强的斗志。
江离(jiāng lí)的意思:指人离开自己的家乡或故乡,往外地迁居或旅行。
进而(jìn ér)的意思:表示事物发展、推进的过程中出现的下一步行动或结果。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离弃(lí qì)的意思:抛弃、舍弃
廉方(lián fā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和言论。
靡躯(mí qū)的意思:指身体衰弱无力,无法支撑自己。
明白(míng bɑi)的意思:理解清楚,明了事理或道理。
穷巷(qióng xiàng)的意思:指贫穷的巷子或街道,也用来比喻境况困顿、贫困潦倒。
贤士(xián shì)的意思:指有才德、有智慧、有道德的人。
相朋(xiāng péng)的意思:相互交朋友
枭鸮(xiāo xiāo)的意思:指眼光犀利、警觉敏锐的人。
隐处(yǐn chǔ)的意思:隐蔽的地方或隐藏的位置。
壅绝(yōng jué)的意思:形容阻塞的情况非常严重,无法通行或顺利进行。
自割(zì gē)的意思:自愿割掉自己的利益或权力。
子胥(zǐ xū)的意思:指忠诚、忠心耿耿的人。
子推(zǐ tuī)的意思:指一个人通过推荐或介绍,使另一个人得到好处或机会。
- 鉴赏
这首《七谏·怨思》是西汉文学家东方朔所作,通过对古代贤士遭遇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不满与愤慨。
诗中以“贤士穷而隐处兮,廉方正而不容”开篇,点明了贤士在社会中的处境——他们因坚持正直而被排斥,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容纳。接着,通过列举伍子胥、比干、介之推等历史人物的悲剧,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与正直往往导致不幸的结局。伍子胥因劝谏而身死,比干因忠心而被剖心,介之推宁愿割肉喂君也不愿违背道义,这些事例都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正直之人的悲惨命运。
“德日忘而怨深”一句,揭示了人们对于忠良之士的误解与仇视,即使他们一心为国为民,却反而招致怨恨。随后,“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形象地比喻了社会风气的污浊,正直的行为被视为错误,而邪恶之事却大行其道,如同荆棘丛生,遮蔽了原本应该繁茂的森林。
“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则将目光转向自然界的对比,江离(一种香草)被遗弃在荒僻的小巷,而蒺藜(一种带刺植物)却蔓延在东厢,象征着美德被忽视,而恶行却四处滋生。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深刻讽刺。
最后,“贤者蔽而不见兮,谗谀进而相朋”揭示了社会中贤能之士被埋没,而阿谀奉承之人却得势的不公现象。同时,“枭鸮并进而俱鸣兮,凤皇飞而高翔”通过鸟类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正直与邪恶之间的鲜明对立,以及两者在社会中的不同命运。
“愿壹往而径逝兮,道壅绝而不通”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困境、追求真理的愿望,但现实却是道路被堵塞,无法实现。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东方朔对当时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