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投宋大夫》
《投宋大夫》全文
唐 / 李栖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十处投人九处违,家乡万里又空归。

严霜昨夜侵人骨,谁念高堂授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usòng
táng / yún

shíchùtóurénjiǔchùwéijiāxiāngwànyòukōngguī

yánshuāngzuóqīnrénshuíniàngāotángwèishò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家乡(jiā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生地或长大的地方。

授衣(shòu yī)的意思:给予衣物给他人,表示关怀和帮助。

严霜(yán shuāng)的意思:形容严寒的冬天。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注释
十处投人:多次尝试。
九处违:多数失败。
家乡:故乡。
空归:空手返回。
严霜:严寒的霜冻。
侵人骨:刺骨寒冷。
高堂:父母长辈。
未授衣:还未准备好冬衣。
翻译
十次尝试只有一次成功,我从万里之外的家乡空手而归。
昨晚的严霜刺骨寒冷,又有谁会想到家中长辈还没穿上御寒的衣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归乡的凄凉情景和深沉感慨。"十处投人九处违"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所遭遇的困顿和挫折,几乎每一次寻求帮助都 遭到拒绝。"家乡万里又空归"则是对其归乡后的孤独与失落之感,尽管回到家乡,却仍旧感到空虚和寂寞。

"严霜昨夜侵人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寒冷的气候,以及这种气候带给人的彻骨之寒。诗中的"严霜"不仅是对天气的刻画,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楚。

"谁念高堂未授衣"则透露出诗人对家庭温暖和关爱的渴望。在这里,"高堂"象征着父母或长辈,而"未授衣"则是表达了一种被忽视甚至遗忘的情感状态。整句流露出的不只是寒冷,更有家人的疏离与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又沉重的心境,既有对归属感的渴望,也有面对困境时的无奈。

作者介绍

李栖筠
朝代:唐   字:贞一   籍贯:赵郡赞皇县(今河北赞皇县)   生辰:719年-776年4月16日

李栖筠(719年-776年4月16日),字贞一。赵郡赞皇县(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中期名臣,中书侍郎李吉甫之父、太尉李德裕之祖父。大历七年(772年),入朝任御史大夫,有“赞皇公”、“李西台”之称。代宗欲拜他为相,但因顾忌元载而止。李栖筠郁愤成疾,于大历十一年(776年)病逝,年五十八。册赠吏部尚书,谥号“文献”,后加赠司徒。有文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
猜你喜欢

题武夷

溪头借得钓鱼船,又向山中觅洞天。

闻道岩前有遗蜕,神仙飞去二千年。

(0)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其一

文昌武库九霄中,翁是新州老澹翁。

应念象台今日客,清风端与我翁同。

(0)

句·其一

三百年来今几秋,天地自老江自流。

(0)

同寮约游香林分韵得林字

约我当休沐,同过支道林。

棋边翻覆手,酒外太平心。

石漱晴湍细,猿吟夏木深。

归帆带疏雨,凉意满幽襟。

(0)

烛影摇红.灯夕玉照堂梅花正开

宿雨初乾,舞梢烟瘦金丝袅。

嫩云扶日做新晴,旧碧寻芳草。幽径兰芽尚小。

怪今年、春归太早。柳塘花院,万朵红莲,一宵开了。

梅雪翻空,忍教轻趁东风老。

粉团香阵拥诗仙,战退春寒峭。现乐歌弹闹晓。

宴亲宾、团栾同笑。醉归时候,月过珠楼,参横蓬岛。

(0)

往逸村雪中上船

东皇喜我出,恐无赋诗题。

夜呼姑射仙,尽把雪覆泥。

迎晨倚户观,冻雀恋树栖。

霙疏杂霰湿,未暇平高低。

体物非所长,意荡著语稽。

收兴入舆幔,护寒拥裘绨。

迢遥下溪步,登舟藓桥西。

摇兀略坐定,橹声已缘堤。

客船与渔篷,渐远离排挤。

皓色山上见,素光水中迷。

隔路望小家,绯桃筱枝齐。

茅檐果自乐,何必深堂闺。

春郊正须游,带酒寻村鸡。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