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尝新(cháng xīn)的意思:尝试新事物或新领域。
好是(hǎo sh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好,十分理想。
黄颊(huáng jiá)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充满朝气。
鳞片(lín piàn)的意思:指鱼类、爬行动物等身上的鳞片,也比喻事物分割得很细。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丝网(sī wǎng)的意思:指密织的网状物,也比喻密不透风的包围。
王母(wáng mǔ)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掌管着天地万物的女神。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先王(xiān wáng)的意思:指古代封建社会中的君主或帝王,也可以泛指古代有威望的君主。
玉盘(yù pán)的意思:指玉制的盘子,比喻珍贵而美好的事物或机会。
最好(zuì hǎo)的意思:表示在某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或最佳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鲥鱼的赞美与珍视之情。诗人以“甘滩最好是鲥鱼”开篇,直接表达了对鲥鱼美味的推崇。接着,“海目山前味不如”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在特定地点(甘滩)享用鲥鱼的独特风味。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鲥鱼捕捞方式的尊重,“丝网肯教鳞片损”,表达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不愿因捕捞而损害鱼儿。最后,“玉盘那得鲙香馀”,则将鲥鱼的美味形象地比作珍贵的玉盘中残留的香气,极尽赞誉之能事。
诗中还提到了对鲥鱼的食用礼仪和历史传承,“多惭食饫先王母,敢恨尝新后老渔”,既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也流露出对传统习俗的认同。结尾“四月金钱人竞掷,未应黄颊当园蔬”,则以四月为背景,描绘了人们争相品尝鲥鱼的场景,同时将鲥鱼与普通蔬菜进行对比,突出了其独特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鲥鱼的美味与珍贵,也蕴含了对自然、文化和传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蒋颖叔游丁山彰教寺
北风方苦寒,冰霜昼未消。
偶倾御史盖,同上丁山椒。
空崖白云宿,拱木猕猴跳。
碑皴龟腹裂,泉活龙尾摇。
枯松起幽籁,中天奏云韶。
苔深鸦发翠,石立壮土翘。
荒坟瘗参军,沉魄谁与招。
却读乐安词,惨淡窥泬寥。
矧复见犹子,危言动清朝。
甘心脱豸冠,窜迹投冗寮。
公议在后世,美才无吝骄。
六经收满腹,辨析皆有条。
登山听君语,淙淙碎琼瑶。
但惊白日落,归驭不可邀。
明发余亦往,安得同渔樵。
姑苏行送胡唐臣奉议入幕
登姑苏,望五湖。
范蠡扁舟竟何在,吴王宫殿惟荒墟。
民贪吏狡郡多事,煮盐为盗无完肤。
使君谁何好平恕,宽则脂韦猛则虎。
只今卧治闻黄公,更得高才归幕府。
愿令里巷歌召南,风化流行成乐土。
昔年引对大明殿,国论轩轩动人主。
往持使节临朔方,威霁秋霜爱春雨。
玉上青蝇谁强指,鼻端白垩宁伤斧。
升沈偶尔非吾嗟,不用东方且为鼠。
岂闻绝代无佳人,何必西施妙歌舞。
盛倾绿酒鲙肥鲈,承诏还从大梁去。
次韵和元舆待制后浦宴集三首·其一
往岁遭风洞庭浦,悔不携锄从老圃。
昨日金城逢故人,万丈虹蜺思一吐。
更在芙蓉池上游,桂枝为楫木兰舟。
舞妓相将棹歌去,疑是西施浣纱处。
皓腕翩翻雪藕丝,婉若游龙或惊鹜。
愿公对客少留连,早晚沙堤问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