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送人归蜀》由明代诗人杨爵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返回四川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与关切,也蕴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与责任。
首句“雍山蜀水共封疆”,以雍山和蜀水作为背景,点明了两地的地理关联,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回归的故土。雍山,位于陕西,与四川相邻,此处用“共封疆”来形容两地的紧密相连,既展现了地理上的接近,也预示了情感上的共鸣。
次句“送子教人偏感伤”,直接表达了送别时的感伤情绪。一个“偏”字,强调了这种感伤并非偶然,而是因为送别特定的人——友人,而显得格外深刻。这不仅是因为友情的深厚,更可能包含了对友人未来旅途的担忧和对离别的无奈。
后两句“归到秦关停马处,好将多难报吾乡”,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友人回到故乡后,可能会在某个特定的地方停下脚步,回顾过去的旅程,思考未来的路途。这里“秦关”泛指通往故乡的必经之路,“多难”则暗示了友人可能经历过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最后的“报吾乡”,既是对故乡的深情呼唤,也是对家乡人民的感激与承诺,意味着友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以及对家乡的贡献与回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责任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离愁别绪与家国情怀交织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午睡.三十二叠前韵
薄倦非关酒。恼春风、者般情绪,侬能支否。
清漏初长颓玉软,一片娇云生斗。
乍展却、冰纹折九。龟甲屏山遮六扇,绣帘垂。
不用葳蕤守。珊瑚榻、支鳌首。教郎莫傍纱厨走。
绡魂是、绿垂訇叶,红欹酥手。
兰息微吹听不辨,枕印脂痕浅受。
梦欲返、高唐峡口。
小立欠伸皆入画,恐画师、笔尚涂鸦丑。
花影正、文窗牖。
金缕曲.春眠.三十叠前韵
颊晕红于酒。正深更、绿窗人倦,夜情多否。
钩了雕棂金屈戌,锦被熨来银斗。
刚数到、佳期上九。
背烛偷将罗带解,认臂痕、桂印红膏守。
倭髻堕、微低首。宝炉熏麝机轮走。
覆重衾、尚嫌薄暖,频翻香手。
钏响轻移钗影溜,一种芳情谁受。
听小语、私传脂口。
昨夜鸳鸯双翅刻,只花钱、翠带姿非丑。
痴云抱、西帘牖。
金缕曲.初夏即事.十一叠前韵
节近蒲觞酒。正团林、熟梅天气,江南同否。
舶踔风微丝雨润,开绽绣毬如斗。
可剩得、馀春旬九。
卸了吴绵换方麴,擢炉烟、一穗金猊守。
无事饮、效犀首。闲从小队效垌走。
爱满路、绿阴承盖,翠条扶手。
曲屈溪流人唤渡,三两野航恰受。
恍行到、武陵源口。
涧草岩花皆妩媚,便乞浆、村女姿无丑。
谁结屋、云边牖。
摸鱼子.谢念东先生惠药
问先生、丹砂几粒,是谁搓得如许。
金膏九转匆匆熟,吹落半天风雨。颜可驻。
君不见、淮王鸡犬云中去。且留小住。
待绀发徐生,虬髯更紫,重觅玉京路。
人间世,只有须眉良苦。地黄萝菔相误。
黑头自笑浑无用,一任秋霜千缕。飘弱絮。
有多少、北邙年少无寻处。尻轮堪驭。
纵亲到神山,便能屈曲,俯首看人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