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投海偈二首·其一》
《投海偈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净元   形式: 偈颂

我舍世间如梦,众人须我作颂。

颂即语言边事,了取自家真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事(biān shì)的意思:指不关心、不在意的事情。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语言(yǔ yán)的意思:形容说话无聊、无意义。

众人(zhòng rén)的意思:指许多人,大家,众多的人群。

自家(zì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事情。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探讨了对世间现象的理解与个人内心的追求。诗人将世间视为一场梦境,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通过“舍世间如梦”这一开篇,诗人直接点明了对物质世界虚幻本质的认识,暗示了对更高层次精神境界的追求。

“众人须我作颂”,则揭示了诗人作为一位僧侣,肩负着引导众生、传播佛法的责任。在这样的角色中,诗人不仅关注外部世界的教化,更强调了内心世界的觉醒与净化。这句诗体现了佛教中“度人先度己”的理念,即在帮助他人之前,首先需要自我觉悟。

接下来,“颂即语言边事,了取自家真梦”,进一步阐述了诗歌(或颂)的作用。诗人认为,颂并非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形式,而是一种深入内心、洞察自我的工具。通过颂,人们可以超越表面的语言表达,触及到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和梦想。这里,诗人巧妙地将“颂”与“真梦”联系起来,暗示了通过颂唱或修行,个体能够达到心灵的觉醒,实现自我认知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佛教中的核心观念——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自我觉醒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修行达到精神自由的可能性。它鼓励读者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追寻内心的真实与自由,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精神生活和心灵成长的重视。

作者介绍

释净元
朝代:宋

释净元(?~一一三五),钱塘杨村法轮寺僧。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为修复钱塘海堤,曾舍身热海,公获救。五年卒。事见《春渚纪闻》卷四。今录偈三首。
猜你喜欢

示大儿峡州签书判官

看儿遥宦离吾身,吏在廉平稳问津。

积世衣冠当报国,随时禄秩莫忧贫。

周旋同列防猜忌,出入其间节怒嗔。

满眼江湖是三峡,堂堂祖业有偏亲。

(0)

赠蔡八

休论南渡恐伤神,岁月推迁少此人。

已解捐躯言国事,可能忘命扫边尘。

贾生痛哭初何意,壮士长歌岂隐沦。

我在玉溪徒自老,杜门今度几秋春。

(0)

时子其泊城外姚寺因问讯之

隔河城里扑京尘,占得僧窗景自新。

酒泛椒花知逼岁,瓶簪梅蕊欲争春。

乾坤可是无閒客,湖海元非有旅人。

老去壮心空不已,雪花垂地雨尤真。

(0)

瑞竹寺

白云夜伴岩扉宿,虚籁幽幽意自春。

回首驱驰因薄宦,平生萧散本閒人。

风摧老木岚光静,霜逼早梅天气新。

眼底明朝更清绝,便成西去也逡巡。

(0)

题新居

泉石堂前四十秋,青山横北水西流。

萧萧木叶下高树,寂寂河梁浮小舟。

喜有诗人寻胜迹,可无閒客共清游。

翛然更占南屏曲,应待我来盟白鸥。

(0)

江西赵漕送丞相行状索挽诗·其一

叹息经邦志,恢洪发大魁。

两宫传眷赏,诸老竞招徕。

雨露铨衡际,风云史馆开。

宗英图一相,盛事却生哀。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