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莽(cāng mǎ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或者山野荒凉的景象。
晨昏(chén hūn)的意思:指天明和天黑的时候。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空空(kōng kōng)的意思:形容空无一物,没有任何东西。
来文(lái wén)的意思:指接收到的信函、文书等。
冥心(míng xīn)的意思:全神贯注地专心致志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时作(shí zuò)的意思:在特定的时机或环境下产生或发生
退翁(tuì wēng)的意思:指退隐山林,过上隐逸生活。
文史(wén shǐ)的意思:指文化和历史领域的知识和学问。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欲似(yù sì)的意思:希望像某种情况或状态一样。
月正(yuè zhèng)的意思:指月亮正圆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的《次韵慕公实》。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文史的深厚造诣与对退隐生活的向往。首句“从来文史足三冬”,点明了诗人对文史的热爱和研究之深,犹如一年四季中的冬季,足以让人在知识的海洋中沉浸。然而,接下来的“何事明时作退翁”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当前社会的某种不满或无奈,选择在清明的时代退隐,寻求内心的宁静。
“刺口岂能论扰扰,冥心直欲似空空”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愿再参与世间的纷扰,而是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达到一种空灵的状态,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平静。
后半部分“半轩苍莽雨初霁,一钓清泠月正胧”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雨后的半轩显得苍茫而清新,月光下的钓鱼场景更是增添了几分诗意。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在退隐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好把晨昏付香火,个中真乐更无穷”表达了诗人愿意将日常的时光交给信仰,认为在这样的生活中能找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知识、自然、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对退隐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碧衔霞行
双衔金勒明霞碧,暗花隐起云如刺。
霜零燕涧草根甜,长鸣振鬣飞无迹。
一朝群空十二闲,在图八骏亦腼颜。
乡令生并人间世,踯躅吞声敢伸喙。
真人开国宗承祖,犹有幽燕两抔土。
要须马上驾群雄,九重跨出苍玉虹。
短鞚长驱当峻坂,却后伸前如履坦。
紫驼峰荐碧琳腴,馀沥娄分明玉瓒。
圉人太仆不敢侮,爪剔爬搔谨程度。
屹立亭亭时却顾,趯啮谁能犯其怒。
乡闻天马曾作歌,大宛西极都蒐罗。
凤膺龙脊非凡驷,马肝遂误文成死。
遂使刘郎葬茂陵,不到昆台十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