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官绝句四首·其四僧爽白鸡》全文
- 注释
- 断尾:形容公鸡为了修行而自我牺牲。
烹:烹饪,这里指被杀。
年来:近年来。
听法:聆听佛法。
伴修行:与僧侣一起修行。
却置:放下。
莲花漏:可能指莲花钟,一种佛教计时器。
老怯:年老体弱。
风霜:比喻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恐不鸣:担心不再啼叫。
- 翻译
- 断尾的公鸡原本害怕被烹饪,近年来它聆听佛法,与僧人一起修行。
现在它需要放下莲花形状的计时器(可能指佛塔或寺庙中的莲花钟),因为年老体弱,担心经受不住风霜,可能不再啼鸣。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盐官绝句四首(其四)僧爽白鸡》。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象征意义。
"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这里的“断尾雄鸡”通常被解释为一种自我克制的象征,通过将雄鸡的尾巴剪去,以此来抑制自己的欲望或是过度的行为。诗人用这强烈的形象表达了对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畏烹"则指害怕被煮杀,这里暗示着对于物质享乐可能带来的毁灭性的危险有所警觉。而“年来听法伴修行”则表明诗人长久以来一直在寻找精神上的指导和修炼,这里的“听法”通常指的是佛教的禅定和经典学习,而“伴修行”则意味着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修身养性。
"还须却置莲花漏,老怯风霜恐不鸣。"
接下来的两句,“还须却置莲花漏”,这里的“莲花漏”是一种以莲花状排水的计时工具,这里的“却置”意味着放弃或是停止使用。这一行诗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岁月的珍惜。最后,“老怯风霜恐不鸣”,则表达了一种对于年老后声音可能会消失的恐惧,这里的“风霜”象征着寒冷和严酷,是时光流逝的写照,而“恐不鸣”则是对自己在岁月磨损下可能丧失创造力或表达力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生动鲜明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精神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年老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别王闲叟
婆娑晚境未知还,邂逅故人增厚颜。
次道志包宇宙外,子牟身寄江湖间。
一乘妙义想冰释,九死馀生非石顽。
敢负清凉阿师约,西庵先办十年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