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笙歌(其一)》由李百药在隋末唐初时期创作,通过简短的四句,展现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和权力更迭的深刻洞察。
首句“新声虽自知”,描绘了新事物或新人物在自我认知上的自信与骄傲,暗示着他们对自身才华或地位的肯定。这里的“新声”可以理解为新兴的事物、新人或是新的音乐旋律,象征着变革与创新。
次句“旧宠会应移”,则揭示了权力与地位的易变性。在古代社会中,“旧宠”通常指受宠者或地位显赫的人物,随着时代变迁或权力更替,这些地位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被取代。这句话反映了社会阶层流动性和权力不稳定性。
后两句“无令枣下吹,便作一枯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权力更迭对个体命运的影响。这里将“枣下吹”比喻为权力的更替或环境的变化,而“枯枝”则是比喻那些在变化中失去支撑、最终衰败的人。这两句警示人们,即使在权力的巅峰,也应警惕环境的变化,以免在权力更迭中成为被遗忘或淘汰的对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旧更替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权力与地位易逝性的感慨。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怀李懋明兼呈王止敬
去年李公初罢官,今年复起行省垣。
横金作翰何桓桓,淮阳不薄都尉权。
出入中外羡才难,胡公不投磻溪竿。
自言臣故从长安,奉职无状乌台端。
城狐社鼠恣般般,一日怏怏归挂冠。
青螺白鹭秋漫漫,心怀报国犹辛酸。
东西南北敢辞艰,会逢王公解浙鞍。
颇言世路多巑岏,时乎感慨心愈閒。
相与怡然乐考槃,君恩浩浩天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