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张无尽因续成诗》
《答张无尽因续成诗》全文
宋 / 释圆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野僧窿客下烟岚试问如何是翠岩。

门近洪崖千尺井,石桥分水绕松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分水(fēn shuǐ)的意思:指分道扬镳,分离道别的意思。

洪崖(hóng yá)的意思:指大水冲击山崖,形容洪水势大,冲击力强。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烟岚(yān lán)的意思:形容山林间烟雾缭绕的景象。

野僧(yě sēng)的意思:指不拘礼法,行为放荡、放纵的僧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与访客在山中对话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首句“野僧窿客下烟岚”,以“野僧”开篇,点明了人物身份,身处自然之中,与世隔绝,接着“窿客下烟岚”描绘了僧人引导访客穿越云雾缭绕的山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

次句“试问如何是翠岩”,访客对僧人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翠岩”象征着什么?这里不仅涉及自然景观的描述,更蕴含了对生命、宇宙、存在的深层思考。

第三句“门近洪崖千尺井”,通过“洪崖千尺井”的形象,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感和时间感,暗示了深邃的智慧和历史的积淀,同时也隐喻了内心的探索与深度。

最后一句“石桥分水绕松杉”,以“石桥”为引,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水流在石桥下分流,环绕着松树和杉树生长,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修行者心灵的净化与成长,仿佛在说,只有经过内心的洗礼,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哲思与禅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圆玑
朝代:宋

释圆玑(一○三六~一一一八),俗姓林,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六得度,游东吴,依天衣怀禅师。怀殁,师事黄檗南禅师,与俱迁黄龙寺。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南殁,辞去。年四十八住洪州翠岩寺,又十年住金陵圆通寺。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移住保宁寺。政和五年(一一一五),易保宁为神霄宫,即日退,庵于城南。政和八年卒,年八十三。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三。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春兴八首·其八

积雨朝来霁,垣衣上板桥。

春光自明媚,客思转萧条。

柱按鹍弦剧,杯倾鹊脑消。

残灯高枕夜,梦里故山遥。

(0)

正初和鄂州边郎中见寄

潦倒含香客,凄凉赋鵩人。

未能全卷舌,终拟学垂纶。

故友暌离久,音书问讯频。

相思俱老大,又见一年新。

(0)

史馆庭梅见其毫末历载三十今已半枯尝僚诸公唯相公与铉在耳睹物兴感率成短篇谨书献上伏惟垂览

东观婆娑树,曾怜甲坼时。

繁英共攀折,芳岁几推移。

往事皆陈迹,清香亦暗衰。

相看宜自喜,双鬓合垂丝。

(0)

十日和张少监

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

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

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

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

(0)

霓裳中序第一.西泠步月闻琵琶声

苏堤古月色。又照天涯沦落客。

试逐柳阴暗觅,乍听得、凄凉琵琶声急。分明似说。

问塞鸿、天外消息。关山梦、繁华一瞬,忽地送岑寂。

愁绝。青衫曾湿。记画舫亭亭,待发江潮,避又呜咽。

莫唱阳关,伤心三叠。荻花风瑟瑟。

听遍了、啼鹃夜泣。空凝伫、曲终人悄,隔岸敷峰碧。

(0)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

一去仙居似转蓬,再经花谢倚春丛。

醉中篇什金声在,别后音书锦字空。

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东风狼籍苔侵径,蕙草香销杏带红。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