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杨八给事赴常州》
《送杨八给事赴常州》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无嗟别青琐且喜朱轮

五十得三品百千一人

须勤念黎庶,莫苦忆交亲

此外无过醉,毗陵何限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ánggěishìchángzhōu
táng / bái

jiēbiéqīngsuǒqiěyōngzhūlún

shísānpǐnbǎiqiānrén

qínniànshùjiāoqīn

wàiguòzuìlíngxiànchū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千(bǎi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目繁多。

此外(cǐ wài)的意思: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事情之外,还有其他的事情。

何限(hé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限度,无所不包

交亲(jiāo qīn)的意思:亲近交往,结交朋友。

黎庶(lí shù)的意思:指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指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状况。

毗陵(pí líng)的意思:指非常接近或相当,毗邻。

且喜(qiě xǐ)的意思:表示暂时满足,不再追求更多。

青琐(qīng suǒ)的意思:指琐碎琐细的事物。

三品(sān pǐn)的意思:三品是指官员的等级,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或能力有三种级别。

无过(wú guò)的意思:没有过错,没有过失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朱轮(zhū lún)的意思:指红色的车轮,比喻权势显赫的人。

注释
嗟:叹息。
别:离开。
青琐:指朝廷或皇宫的装饰,代指朝廷生活。
朱轮:古代高官乘坐的红色车轮,代指高官显位。
五十:指五十大臣。
三品:古代官职等级,三品为较高职位。
百千:形容人数众多。
无一人:没有一个。
黎庶:普通百姓。
交亲:朋友和亲戚。
过:过分,过于。
醉:借酒消愁。
毗陵:古地名,今江苏常州一带。
何限:多么丰富,无限。
翻译
不必叹息离开朝廷,暂且欣喜能手握大权。
五十大臣中得到三品官职,成百上千人中没有一个。
应当勤心关怀百姓,不要苦苦想念亲友。
除此之外,只有借酒消愁,毗陵的春天何其丰富。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名为《送杨八给事赴常州》。诗中表现了对朋友离别的情感以及对于官职得失的看法,同时也蕴含着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酒宴生活的享受。

"无嗟别青琐,且喜拥朱轮。五十得三品,百千无一人。"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杨八即将离去赴任常州的不舍,以及对其官至三品的祝贺和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须勤念黎庶,莫苦忆交亲。" 这两句则流露出了诗人对于民众疾苦的关怀之心,以及对朋友间情谊的珍视,但同时也劝慰对方不要过于哀伤。

"此外无过醉,毗陵何限春。" 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在送别时借酒浇愁的情趣,以及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天和美好自然景致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功名、民生和自然的抒情,展示了白居易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题蒲守刘公梅竹二首·其二

此君老矣势犹豪,新长孙枝节渐高。

好似一门贤父子,清风相倚迥难招。

(0)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其六

细草微茫间渚沙,烟林杳霭暗渔家。

舟行不辨东西处,但倚危樯看月华。

(0)

遣闷二首·其一

客中郁郁不自得,忽思古人读古书。

古书古人亦如此,吾怀不放将何如。

(0)

拟古四十一首·其十九

在阴鹤相应,迁乔鸟当歌。

琴书满瑶席,良朋亦已多。

各爱芳菲时,共惜光阴过。

齐心何所求,所求保太和。

壮年不努力,奈此老大何。

(0)

华补庵菰川庄

宛然一水外,已是隔尘缘。

深竹尝留客,幽斋颇近禅。

疏林澹残照,远岫起寒烟。

席上侯芭醉,知君好讲玄。

(0)

喜晴

顽云宿雨二旬彊,村落家家久筑场。

今日碧天开万里,残砧声里爱斜阳。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