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暖杨花扑,庭空燕子过。
年侵欢易减,春恼病宜多。
兵事(bīng shì)的意思:军事、战争事务。
扶头(fú tóu)的意思:扶持头部,指支撑或支持。
凯歌(kǎi gē)的意思:凯歌指胜利的欢呼声或歌曲,形容战胜敌人、取得胜利后的喜悦与欢庆之情。
论兵(lùn bīng)的意思:指以武力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或争端。
年侵(nián qīn)的意思:年岁逐渐增长,时间不停流逝。
日来(rì lái)的意思:日子一天天过,时间不断流逝。
亡何(wáng hé)的意思:形容情况危急或事情紧迫,无法挽回或无法改变的状态。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正好(zhèng hǎo)的意思:刚好符合预期或需要;恰好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个人心境。首句“窗暖杨花扑”写出了春风吹动杨花飘入窗户,营造出温暖而略带纷乱的氛围。次句“庭空燕子过”则通过燕子的飞掠,进一步渲染了庭院的空寂和春光的流逝。
诗人感慨“年侵欢易减”,随着岁月流逝,欢乐的感觉似乎越来越淡。春日的到来反而增添了疾病的困扰,使得诗人的情绪更加低落。“春恼病宜多”表达了这种因春日不适而滋生的烦恼。接下来,“搅涕论兵事”暗示了诗人可能在思考战事,内心忧虑,连谈论都带着泪水。
“扶头读凯歌”描绘了诗人勉强支撑着身体阅读胜利的歌曲,试图从历史的辉煌中寻找一丝慰藉。然而,最后两句“日来能饮未,正好醉亡何”直接表达出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无奈和逃避,他问自己,既然日子难过,何不借酒浇愁,一醉方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景色与个人情绪的交融,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逃避,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