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树半藏溪。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于 中 丞 登 扶 风 亭 唐 /方 干 避 石 攀 萝 去 不 迷 ,行 时 举 步 似 丹 梯 。东 轩 海 日 已 先 照 ,下 界 晨 鸡 犹 未 啼 。郭 里 云 山 全 占 寺 ,村 前 竹 树 半 藏 溪 。谢 公 吟 望 多 来 此 ,此 地 应 将 岘 首 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晨鸡(chén jī)的意思:早起的人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丹梯(dān tī)的意思:指困难重重,艰险陡峭的路途。
东轩(dōng xuān)的意思:指东边的房屋,比喻高贵、尊贵的人家。
海日(hǎi rì)的意思:海洋中的太阳,比喻非常辽阔的海洋或者无边无际的事物。
举步(jǔ bù)的意思:举步意指迈步行走,也表示行动或前进。
下界(xià jiè)的意思:指地狱或阴间。
岘首(xiàn shǒu)的意思:指战争爆发时,首先受到攻击的地方。
谢公(xiè gō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心怀感激,表示感谢之情。
行时(xíng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特定的时刻表现出色,或者在适当的时机采取行动。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 翻译
- 避开了石头,攀着藤萝前行,方向明确未曾迷惑,每走一步都像登着红色的天梯。
东边的轩窗处海上的太阳已经先照亮了,而人间的雄鸡还未啼鸣。
城镇周围的云山完全笼罩着寺庙,村庄前面的竹林和树木遮掩了半条小溪。
谢灵运常来这里吟诗远望,此地美景应能与岘山相媲美。
- 注释
- 避石:避开石头。
攀萝:攀爬藤萝。
不迷:没有迷失方向。
丹梯:像红色楼梯,形容山路险峻美丽。
东轩:东边的窗户或亭阁。
海日:海上的日出。
先照:首先被阳光照耀。
下界:人间,地面。
郭里:城郭附近,指城镇周围。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
全占寺:寺庙完全被云山环绕。
竹树:竹子和树木。
谢公:指谢灵运,东晋末年诗人。
吟望:吟诗远眺。
多来此:经常来这个地方。
岘首:岘山,中国名山之一,常用于比喻风景优美之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避石攀萝去不迷,行时举步似丹梯。" 这两句通过形象的地理特征勾勒出一片幽静的山林景观,其中“避石”指的是躲开巨石,“攀萝”则是攀缘着藤萝前进,而“不迷”表明诗人对这块地方非常熟悉,尽管道路曲折,但不会迷失方向。"行时举步似丹梯"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山路上的每一步都像是在踏上精心铺设的红毯。
"东轩海日已先照,下界晨鸡犹未啼。" 这两句描绘了清晨的景色,东边的窗户已经被初升的太阳映照,而在下方的人间,鸡尚未开始报晓。这不仅展示了诗人所处位置之高,更是表现了时间上的先后和空间上的高低对比。
"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树半藏溪。" 这两句则描写了一个被云雾环绕的山寺,以及村庄前的竹林与溪流相映衬。这里的“全占”强调了寺庙所处位置之独特,而“半藏”则增加了一种神秘感,引人入胜。
"谢公吟望多来此, 此地应将岘首齐。" 最后两句诗中提到的“谢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名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美丽景致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够与古人的情感相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伤女惠二月九日卒于天津医院,暂厝望海寺
弥明才十三,别我已二年。
岂知乃死别,一去更不还。
汝母有万恨,我怀抱千冤。
小影宛如生,泪眼谁能看?
大错真铸铁,驱汝向天津。
读书本有毒,将毒与汝吞。
自从别汝后,好语常联翩。
时时寄手书,字体颇清端。
从姊学操琴,比姊尤熟闲。
绝怪绝好洁,不饰而自妍。
同学诸女伴,爱之如弟昆。
誇汝辄自喜,忆汝不忍言。
如何忽婴疾,宛转遂经旬。
遣仆虽往迓,刺促心摇魂。
恶电从天来,鬼刀截我肝。
从此与汝绝,回思深可怜。
我欲执汝手,汝手何从牵?
我于抚汝面,空想悲啼颜;
我欲拭汝泪,却觅衣上痕;
我于抱汝身,惟有三尺棺。
死生事则已,父女名空存。
向来千万念,念念皆伤恩。
东坡四十九,烦恼悟无根。
我何以乐天,悲哀念金銮。
《伤女惠二月九日卒于天津医院,暂厝望海寺》【清·郑孝胥】弥明才十三,别我已二年。岂知乃死别,一去更不还。汝母有万恨,我怀抱千冤。小影宛如生,泪眼谁能看?大错真铸铁,驱汝向天津。读书本有毒,将毒与汝吞。自从别汝后,好语常联翩。时时寄手书,字体颇清端。从姊学操琴,比姊尤熟闲。绝怪绝好洁,不饰而自妍。同学诸女伴,爱之如弟昆。誇汝辄自喜,忆汝不忍言。如何忽婴疾,宛转遂经旬。遣仆虽往迓,刺促心摇魂。恶电从天来,鬼刀截我肝。从此与汝绝,回思深可怜。我欲执汝手,汝手何从牵?我于抚汝面,空想悲啼颜;我欲拭汝泪,却觅衣上痕;我于抱汝身,惟有三尺棺。死生事则已,父女名空存。向来千万念,念念皆伤恩。东坡四十九,烦恼悟无根。我何以乐天,悲哀念金銮。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4467c6f8e332a2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