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一首·其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师范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第六首,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禅意。诗人以“大雄山下老狐精”起笔,形象地比喻一位修行者或智者,可能身处深山丛林之中,具有狐狸般的狡猾和机敏。然而,“千古丛林恼杀人”,暗示了修行之路充满挑战和困扰,使人烦恼不已。
接着,诗人提出假设:“若遇金毛师子子”,这里的“金毛师子子”通常象征智慧和威严,如佛教中的狮子吼,意味着如果这位老狐精遇到真正的觉悟者,那么他的狡猾和伪装将无所遁形。“看伊无处著浑身”则进一步强调,面对真正的智慧,任何试图隐藏或伪装的行为都将无所适从,无法抵挡。
整首诗通过狐狸与狮子的对比,寓言性地传达出修行者在面对更高智慧时的自我反省和领悟,以及修行路上的困惑与解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