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春耕(chūn gēng)的意思:春天耕种农田,指春季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
惯会(guàn huì)的意思:指习惯上的行为、约定俗成的规矩。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近远(jìn yuǎn)的意思:近距离和远距离。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纤云(xiā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彩轻盈、柔软。
一晌(yī shǎng)的意思:一刹那、一会儿的时间
圆镜(yuán jìng)的意思:指圆形的镜子,比喻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本来面貌的人或事物。
远利(yuǎn lì)的意思:指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放弃眼前的小利益,以换取更大的利益。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中央(zhōng yāng)的意思:指的是地位崇高、权力集中的中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闲适之情。首句“纤云净敛碧山横”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清明时节天空的清澈与远处青山的轮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圆镜中央岸柳萦”一句,将眼前的景致比作圆镜中的倒影,岸边柳树的轻柔与镜面的平静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不独韶妍诏游兴,所欣近远利春耕。”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对农事活动的重视和期待,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接下来,“芳萍波面偏增点,娇鸟枝头惯会鸣。”通过芳萍在水面的点缀和小鸟在枝头的鸣叫,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美,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一晌閒情觇节物,兹来差未负清明。”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短暂闲暇时光中对季节变化的观察与感悟,表达了对清明时节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界的深深敬仰和热爱。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成功地捕捉了清明时节特有的意境与氛围,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旷揽台放歌
山已居高台更高,所为登台供旷揽。
可知知止竟谁能,以已度人生百感。
人硕天从,天且难供。以一应万,凛乎九重。
高则毕照,物将弗遗。水清无鱼,其言可思。
楚王三户,尚盟强台。
吁嗟图一览之,娱乎吾羞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