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
《清明》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纤云净敛碧山横,圆镜中央岸柳萦。

不独韶妍诏游兴,所欣近远春耕

芳萍波面偏增点,娇鸟枝头惯会鸣。

一晌閒情觇节物,兹来差未负清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春耕(chūn gēng)的意思:春天耕种农田,指春季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

惯会(guàn huì)的意思:指习惯上的行为、约定俗成的规矩。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近远(jìn yuǎn)的意思:近距离和远距离。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纤云(xiā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彩轻盈、柔软。

一晌(yī shǎng)的意思:一刹那、一会儿的时间

圆镜(yuán jìng)的意思:指圆形的镜子,比喻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本来面貌的人或事物。

远利(yuǎn lì)的意思:指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放弃眼前的小利益,以换取更大的利益。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中央(zhōng yāng)的意思:指的是地位崇高、权力集中的中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闲适之情。首句“纤云净敛碧山横”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清明时节天空的清澈与远处青山的轮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圆镜中央岸柳萦”一句,将眼前的景致比作圆镜中的倒影,岸边柳树的轻柔与镜面的平静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不独韶妍诏游兴,所欣近远利春耕。”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对农事活动的重视和期待,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接下来,“芳萍波面偏增点,娇鸟枝头惯会鸣。”通过芳萍在水面的点缀和小鸟在枝头的鸣叫,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美,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一晌閒情觇节物,兹来差未负清明。”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短暂闲暇时光中对季节变化的观察与感悟,表达了对清明时节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界的深深敬仰和热爱。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成功地捕捉了清明时节特有的意境与氛围,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画菜书王汝玉扇

野蔓丛生间绿菘,望穷甘雨怯高风。

春来根叶俱尝尽,忍见吾民带此容。

(0)

自述二首·其一

吾儿每欲吾寻乐,乐向乾坤静里寻。

此乐得知非一日,无须眼底觅知音。

(0)

唐寅山竹草亭即用其韵

肥遁林泉乐,宁为渔钓干。

檐前疏种竹,延入月光寒。

(0)

旷揽台放歌

山已居高台更高,所为登台供旷揽。

可知知止竟谁能,以已度人生百感。

人硕天从,天且难供。以一应万,凛乎九重。

高则毕照,物将弗遗。水清无鱼,其言可思。

楚王三户,尚盟强台。

吁嗟图一览之,娱乎吾羞此来。

(0)

唐寅沧浪濯足图

不系舟浮万顷沦,何妨濯足坐船唇。

天空水阔浑无伴,应是三闾问罢人。

(0)

周臣春泉小隐图

藓壁柴扉任掩开,虚堂隐几有书陪。

越童拥帚松花落,不为无端待客来。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