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集自公房·其二》
《集自公房·其二》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台兵移家去,虞苑僧多奉佛还。

荒草久墟戎马地,茅堂新置两三间。

门当朱殿明如火,屋背高城隐似山。

俗客往来不厌菊花开日有人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茅堂(máo táng)的意思: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戎马(róng mǎ)的意思:指战马,泛指军队和战争。

俗客(sú kè)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普通人。

台兵(tái bīng)的意思:指假装无知、故意隐瞒真相来蒙蔽他人的人。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移家(yí jiā)的意思:搬迁家庭住所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朱殿(zhū diàn)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战后荒凉与重建并存的景象。首联“粤台兵半移家去,虞苑僧多奉佛还”,以简练之笔勾勒出战乱后家园残破、人口迁移的凄凉场景,同时又展现了佛教在动荡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普遍现象。颔联“荒草久墟戎马地,茅堂新置两三间”进一步渲染了战场遗址上的荒芜与重建的微弱希望,对比鲜明。

颈联“门当朱殿明如火,屋背高城隐似山”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将新建的茅屋与远处的朱红宫殿、高耸的城墙相映成趣,既表现了重建的艰难与不易,也暗示了社会秩序的逐渐恢复。尾联“俗客往来曾不厌,菊花开日有人閒”则以日常生活的场景收束全诗,表达了尽管生活艰辛,但人们仍能在自然美景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战后社会的变迁与人民的生活状态,既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也有对未来希望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秋兴·其六

七尺经霜翠竹竿,斩来石壁钓江湍。

丝头垂下骊龙口,掣得明珠似月寒。

(0)

次韵俞伯初古松篇

挺植今几世,追数邈不逮。

盘古始分画,已见数抱大。

繁荄茁朽壤,力窃孕贞外。

灵椿尔何知,诧阅寒暑代。

深根谢撼拔,毅色支挫败。

心坚素蕴直,貌古自类怪。

梢优轴厚地,皮是船下濑。

五岳空峥嵘,可纳枯窍内。

绿狞攒磔髯,纹皴蹙腥背。

萝茑获引援,萧艾藉覆盖。

枝抽尚未已,著恐宇宙隘。馀韵落尘寰,海涛让砰■。

此岂臃肿贱,莫肯发众快。

材大固难容,不伐岂怜爱。

阿房得附枝,岂见亟圯坏。

卑魏若遁藏,丑惰事恬退。

枯柏不自量,小器竞衒卖。

负荷力不给,摧折自贾害。

造化久培植,亦以邦国赖。

山灵慎爱惜,勿使妄剪拜。

大物不虚生,天意终有在。

赋才巧尔殊,落落出行辈。

所希亟遭逢,叶卷云影碎。

(0)

瑶花

天中树木,高耸玲珑,向濯缨亭曲。繁枝缀玉。

开朵朵九出。飞琼环簇。

唐昌曾见,有玉女、来送春目,更月夜、八仙相聚。

素质粲然幽独。

江淮倦客再游,访后土琼英,树已倾覆,攀条掐干,细嗅来、尚有微微清馥。

却疑天上列燕赏,催汝归速。

恐后时、重谪人间,只剩把铅华妆束。

(0)

草堂·其一

子美西来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凉。

鸣鸠乳燕归何处,野草闲花护短墙。

英雄去矣柴门闭,邻里伤哉竹径荒。

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渔父濯沧浪。

(0)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四十六

宫人夜泊近人家,瞥见红榴三四丫。

犹说初离行在所,玉阑无数牡丹花。

(0)

莼菜

休说江东春水寒,到来且觅鉴湖船。

鹤生嫩顶浮新紫,龙脱香髯带旧涎。

玉割鲈鱼迎刃滑,香炊稻饭落匙圆。

归期不待秋风起,漉酒调羹任我年。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