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云梦二首·其二》
《发云梦二首·其二》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昔闻云梦泽,今泛楚人船。

远烟迷树,湖平浪拍天

风清宪节北斗龙泉

向中宵望,武昌何处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斗(běi dǒu)的意思:指北斗星,比喻坚定不移的方向或者引导。

风清(fēng qīng)的意思:形容风景明亮清爽,没有杂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龙泉(lóng quán)的意思:指非常珍贵的泉水或泉眼。

梦泽(mèng zé)的意思:梦泽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虚幻而美好的幻境或理想境界。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拍天(pāi tiān)的意思:指大胆、豁达、志向远大,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宪节(xiàn jié)的意思:指守护宪法、法律的节操和原则。

向中(xiàng zhōng)的意思:指向着中心或中央。

远烟(yuǎn yān)的意思:远处的烟雾,比喻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云梦(yún mèng)的意思:指虚幻的梦境或幻想。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烛龙(zhú lóng)的意思:指明火的龙形烛台。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云梦泽(yún mèng zé)的意思:形容志向高远,追求卓越,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云梦泽出发,乘坐楚人的船只航行的情景。首联“昔闻云梦泽,今泛楚人船”以“昔”与“今”的对比,表达了时空的转换和对过往的回忆。颔联“地远烟迷树,湖平浪拍天”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远处的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湖面平静,波浪轻轻拍打着天空,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颈联“南风清宪节,北斗烛龙泉”则通过自然界的风向和星辰的变化,象征着政治清明和道德的光辉。南风清拂,如同清正的官风,北斗星照亮了龙泉剑,寓意着正义和力量。尾联“频向中宵望,武昌何处边”表达了诗人深夜时分对远方的思念和探索,武昌作为目的地,却在夜色中显得遥远而模糊,体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情感表达,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延薰山馆召大学士傅恒史贻直及内翰侍御诸臣赐膳赋诗辄成首倡

雨后晨清霁景开,山庄相共赏灵台。

智仁乐在山兮水,赓咏才看邹与枚。

岩下仙泉鸣舜乐,庭间温树识尧培。

旧时侍从今元老,鸠杖中朝未扈来。

(0)

黑龙潭

趁爽事山游,灵潭近廿里。

兰衢露气浓,夹路黍田美。

麦秋已登场,村墅堆如坻。

相闻鸡犬声,勃见炊烟起。

欢馀看不足,缓辔行迤逦。

仙宫标层巅,如吐青莲蕊。拾级登巉岩,庙貌虔鞠?。

非祈亦非谢,邀贶诚多矣。

际和敢忘惠,加敬庶绥祉。

小憩默以思,絜矩为政理。

(0)

碧云寺·其一

香土开天半,云垣筑亩平。

坐穷千里目,葆检九秋清。

霜后松生翠,风前瀑怒鸣。

自非来净域,谁解息尘情。

(0)

雨香馆

石林云海自重重,罨黛岚光过雨浓。

窗纳四邻青未了,槛萦一缕白仍封。

长松潇洒鹤呼侣,翠岫崎嵚鹿养茸。

兴到不须携谢屐,千奇万状几前供。

(0)

仲夏御园閒咏·其二

锦蹊红雨早成尘,节抚南讹律又新。

今岁春光欺我过,当年心事共谁陈。

巢梁乳燕呼儿切,护水文鸳命侣频。

揽结寻常怡性处,云何长遣两眉颦。

(0)

济城春望

春望那宜宜在楼,新烟柳外惠风柔。

崇墉平挹鹊华翠,雉堞俯临济泺流。

菜圃稻畦肖泽国,绿蒲白芷隐渔舟。

眼前景物供吟赏,遥睇沂曹未解忧。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