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阳·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夜景图。首句“寒烟寂寂锁清溪”,以“寒烟”和“清溪”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烟雾缭绕,溪水潺潺,给人以深邃幽静之感。“寂寂”二字则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夜晚的沉睡之中。
接着,“圆月亭亭上曲堤”一句,将画面转向明亮与高远。圆月如同一位端庄的女子,亭亭玉立于曲曲折折的堤岸之上,月光洒落,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柔与浪漫。这里的“亭亭”不仅形容月之姿态优雅,也暗示了月光的柔和与高洁。
“小杜风情遥可想”,巧妙地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牧(字牧之,小杜)的风流才情,通过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界。这里不仅是在赞美月色之美,更是在借月色之景,表达对古代文人雅士风度的向往与怀念。
最后,“闲调丝竹舞金泥”一句,将画面推向高潮。在这样的夜晚,人们或许会轻弹丝竹,悠扬的乐声在空气中飘荡,与月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动人的音乐画卷。这里的“金泥”可能是指金色的装饰物,象征着富贵与华丽,同时也寓意着艺术的高雅与珍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美感的夜晚场景,既有自然景色的静谧与美丽,也有文化气息的深厚与高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悯赣市火
深院夜寂寥,漏下已二鼓。
遥闻市声喧,起视出庭户。
烟焰俄涨空,乘风恣翔舞。
回禄殃我民,仓卒愧为主。
下令速诸司,奔走胥救护。
彻屋开火道,绠缶竞相助。
移时火幸熄,焦烂良已苦。
吾闻天降灾,失政由官府。
赤子却何辜,啼号靡宁宇。
恨无帡幪力,为尔奠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