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阁淩空下有泉,高盘长卧足忘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不营(bù yíng)的意思:不经营,不经心,不关心
大中(dà zhōng)的意思:大中有小,表示事物有大小之分,有主次之别。
飞潜(fēi qi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速而深入地进行某种活动或行动。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即今(jí jīn)的意思:即刻,现在。
旧山(jiù shān)的意思:指过去熟悉的地方或旧日的事物。
窟宅(kū zhái)的意思:指生活贫困、居住恶劣的地方。
默然(mò rán)的意思:
[释义]
(形)沉默无言的样子。
[构成]
附加式屈处(qū chǔ)的意思:指在困境或逆境中屈服或妥协。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忘年(wàng nián)的意思:指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友谊或爱情关系,忘记年龄的差异。
小时(xiǎo shí)的意思:小时指的是时间的短暂,也可以指年龄的幼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高空之上的龙王阁,阁楼凌空而立,下方有清泉潺潺。阁内之人仿佛与时间隔绝,悠然自得,忘记了年龄的流逝。龙王阁在大与小之间显现,时而在人间,时而又隐于云霄。春夏之际,龙王阁并不寻求新的居所,而是喜爱在旧日的山川间自由飞翔与潜行。
诗中的龙王阁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春夏不营新窟宅,意味着追求自然、顺应季节的变化,而非执着于物质的积累。飞潜只爱旧山川,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诗人以“即今若问龙何去,白昼焚香僧默然”结尾,似乎在说,如今如果有人询问龙王阁的去向,那在白日里默默焚香的僧人或许能给出答案。这不仅是一种对龙王阁神秘去向的猜测,也暗含了对静心参悟、寻找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龙王阁这一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由、自然、超脱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次陆子高韵奉寄
孰能下书帷,潜心如仲舒。
没没视息间,饱食仍怀居。
纷华或交战,进修顾趑趄。
屹立视侪辈,未脱同队鱼。
欲耕我无由,生计付束书。
推卷了无得,每嗟吾负渠。
日月驹隙过,抚事犹姑徐。
衰晚时用少,倖直女骂予。
拙怜官路涩,贫觉交情疏。
沈沈王侯宅,进步终踟蹰。
所悲名不称,暇计家无储。
一官劣自庇,晋如复摧如。
犁头足膏泽,良田本榛墟。
洪钟忍不扣,妙意谁为纾。
纤缺间众美,狐裘羔为裾。
而我空无有,一馈九叹馀。
眼中今士龙,才业世舍诸。
椽笔将精骑,诗来真捣虚。
陈前眩锦绣,论报乏瑶琚。
应以巴人歌,局蹐疑见祛。
逝将卖书去,近君营田闾。
更仆怀韦编,课儿肩竹舆。
有志竟未酬,南睇几欷歔。
爱我宁恶石,非子而谁与。
江山怅路长,冰雪迫岁除。
临风歌归去,平日赋遂初。
块处念离索,文会思乐胥。
寄语识自警,仆夫行膏车。
《再次陆子高韵奉寄》【宋·陈造】孰能下书帷,潜心如仲舒。没没视息间,饱食仍怀居。纷华或交战,进修顾趑趄。屹立视侪辈,未脱同队鱼。欲耕我无由,生计付束书。推卷了无得,每嗟吾负渠。日月驹隙过,抚事犹姑徐。衰晚时用少,倖直女骂予。拙怜官路涩,贫觉交情疏。沈沈王侯宅,进步终踟蹰。所悲名不称,暇计家无储。一官劣自庇,晋如复摧如。犁头足膏泽,良田本榛墟。洪钟忍不扣,妙意谁为纾。纤缺间众美,狐裘羔为裾。而我空无有,一馈九叹馀。眼中今士龙,才业世舍诸。椽笔将精骑,诗来真捣虚。陈前眩锦绣,论报乏瑶琚。应以巴人歌,局蹐疑见祛。逝将卖书去,近君营田闾。更仆怀韦编,课儿肩竹舆。有志竟未酬,南睇几欷歔。爱我宁恶石,非子而谁与。江山怅路长,冰雪迫岁除。临风歌归去,平日赋遂初。块处念离索,文会思乐胥。寄语识自警,仆夫行膏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3867c6dd233ce38975.html
长芦寺二首·其一
梁帝号用儒,顾有佞佛癖。
区区泥其粗,佛者宁汝即。
矫矫只履翁,谈妙尘可析。
冀上一言契,何意水投石。
瓶锡翩然逝,北去甘面壁。
有道恶惊世,应俗肯留迹。
一时起诞罔,千载受诳惑。
至今利涉地,传流何荒惚。
渡江一苇尔,古今尚遗植。
纷纷捕影徒,唱一和者百。
远渡有浮杯,行空或飞锡。
至人果善幻,几何异鬼蜮。
世人堕邪蔽,徇虚不计实。
我学谢傅韩,舣舟重唶唧。
上下驿矶
湖阴数里间,山麓矻两矶。
矶麓突江出,禹功不及施。
千古妨行舟,死生系毫釐。
我昔步矶上,雨歇暑气微。
惊湍下百尺,怒势轰千鼙。
尚忧坤轴动,无怪沙岸攲。
蛰龙渠得安,过鸟翅欲垂。
头眩胆为掉,坐叹舟上儿。
壮哉天下险,奸轨容抵巇。
如身护风寒,要地此几希。
今来岁华暮,去舟良坦夷。
人言水进退,寒暑分盛衰。
古来设险守,亦有可易时。
函谷与剑阁,秦汉尝用之。
人轻地亡重,正烦折箠笞。
恃险无兴国,兴国须藩篱。
帝王所取重,文武各攸司。
险易倏变改,即矶馀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