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仙牛岭上,遭遇大雪阻隔的情景。首句“来时踏破山中雪”,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踏入雪中的艰难与勇敢,仿佛他将山中的积雪踩在脚下,展现出一种征服自然的豪情。接着,“归路重经雪里山”则暗示了诗人不得不再次穿越这被大雪覆盖的山路,返回原点,这种循环往复的旅程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十里黄云蔽斜日”一句,通过“黄云”和“斜日”的描写,营造出一幅壮丽而略带悲凉的画面。十里之遥,黄云遮蔽了即将落下的夕阳,光线变得昏暗,给人一种时间流逝、旅途漫长的感觉。这种景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隐含着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最后一句“远游何事不知还”,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途的深思和对归途的疑惑。在经历了长途跋涉和重重困难之后,诗人不禁自问:远行究竟为了什么?是追求知识、探索未知,还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一问,既是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挑战与思考的旅行图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负薪
冬月不积薪,春来雨淋漓。
新木烟熢熢,犹胜无薪炊。
三旬闭岩谷,日出仍稀微。
人力向青林,候化宜先时。
荷笠行云中,脚下从水泥。
错过讵复忆,迄今且奚为。
斧落木自折,缚株不去枝。
四顾志欲满,横千随人归。
一回忙里得,寒暑宁再违。
不饮酒二十首·其十三
一冬风不劲,豫料春寒凓。
气序有盈亏,但以往岁则。
新谷止初夏,旧絮尚一袭。
人事可先谋,尽力一百日。
过此何必知,且勿计得失。
世人解穷愁,多赖杯中物。
我意不如此,百情当自抑。
假使卒然至,有酒饮不及。
试问华亭鹤,何不蚤种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