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若(bù ruò)的意思:不如,不及,不及格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得人(dé rén)的意思:
◎ 得人 dérén
[choos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job] 用人得当和羹(hé gēng)的意思:将不同的事物或意见融合在一起,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
何烦(hé fán)的意思:何烦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做麻烦或费力的事情。
化笔(huà bǐ)的意思:指能够运用自如、熟练掌握笔墨技巧的人。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料得(liào de)的意思:预料得到,事先能够预测到。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醒酒(xǐng jiǔ)的意思:指通过某种方法使酒醒,也比喻通过某种方式使人清醒或警醒。
知化(zhī huà)的意思:指人才渊博,学问深广,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深的修养。
- 注释
- 曾:曾经。
闻:听说。
不若:不如。
见:看见。
经:经历。
既:既然。
烦:麻烦。
化笔:变化的笔触。
醒酒:酒后清醒。
识:理解。
和羹:调和的食物,比喻和谐。
料得:料想。
人间事:人世间的事情。
无由:无法。
出:超出。
此情:这种情感。
- 翻译
- 曾经听说不如亲眼所见,亲眼见过又不如亲身经历。
既然已经亲身经历过,何必再用言语描述过程。
通过修改诗歌理解变化,借醒酒来体悟和谐之道。
料想人世间的事,没有哪一种情感能超越这些体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感事吟·其四》,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亲身经历与耳闻目睹之间关系的理解。首句“曾闻不若见”强调直接感知的重要性,认为听闻不如亲眼所见;次句“曾见不如经”进一步深化,表示见过也不如亲身经历过更为深刻。诗人通过“既用身经过,何烦口说行”,表明了实践出真知的理念,认为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
接下来,“改诗知化笔”暗示从诗歌中领悟到人生的转变和智慧,而“醒酒识和羹”则借饮酒后的清醒来比喻对生活的理解和品味,懂得和谐之道。最后两句“料得人间事,无由出此情”,诗人感慨世间万象,认为没有任何言语或表达能完全传达出这种亲身经历带来的深刻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邵雍诗作善于以日常小事揭示人生道理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