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徐公追挽先君三章甫至举寒食奠感叹之馀因成二绝奉报·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忽地(hū di)的意思:突然地,快速地
解白(jiě bái)的意思:解开疑惑,揭示真相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萧骚(xiāo sāo)的意思:形容情感激荡,思想独特,意境高远。
薤歌(xiè gē)的意思:指悼念死者的歌曲。比喻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怀念和悼念之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已故先君的深切怀念与哀思。首句“昼晴初解白杨哀”,以晴朗的白天与白杨树的哀伤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忽地萧骚暮响催”一句,通过傍晚时分白杨树的萧瑟声响,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愁的情绪。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的变化,映射出内心的悲痛。
“不是陇头春不到,西江风送薤歌来。”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陇头春未到,意味着春天还未真正降临,而实际上,是诗人的心中始终无法忘怀的哀思,如同西江的风吹过,带来了薤歌(哀歌)的回响。这里,诗人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个人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和富有象征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在自然与时间流逝中的无尽哀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