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雨 中 春 山 宋 /杨 万 里 谁 作 春 山 新 幛 子 ,尖 峰 为 笔 天 为 纸 。近 看 点 缀 八 九 山 ,山 外 远 山 三 万 里 。纸 痕 惨 淡 远 山 昏 ,上 有 长 松 青 到 云 。自 嫌 松 色 太 青 在 ,旋 拈 粉 笔 轻 轻 盖 。须 臾 粉 淡 松 复 青 ,至 竟 远 山 描 不 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九(bā jiǔ)的意思:指时间或事物的数量接近九成,接近完全。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惨淡(cǎn dàn)的意思:形容景象、气氛、前景等非常凄凉、无望。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淡远(dàn yuǎn)的意思:指态度淡漠、远离世俗的心境。
点缀(diǎn zhuì)的意思: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粉笔(fěn bǐ)的意思:粉笔是指粉末状的物质,常用于书写和绘画。在成语中,粉笔通常比喻过时、落后的事物或观念。
尖峰(jiān fēng)的意思:指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九山(jiǔ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连绵起伏。
轻盖(qīng gài)的意思:轻轻地盖上。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幛子(zhàng zǐ)的意思:指用于祭祀、庆典等场合的礼仪用品。
至竟(zhì jìng)的意思:最终,终究,到底
自嫌(zì xián)的意思:指自己对自己不满意,自己对自己有所埋怨。
- 注释
- 谁作:创作。
春山:春天的山景。
新幛子:新的屏风。
尖峰:山峰的尖端。
天为纸:把天空当作纸张。
点缀:装饰。
八九山:七八座山。
山外:山的外面。
惨淡:模糊不清。
远山昏:远处的山峦昏暗。
长松:高大的松树。
青到云:青翠直入云霄。
嫌:嫌弃。
松色太青:松树的颜色太鲜艳。
旋:立刻。
粉笔轻轻盖:用粉笔轻轻覆盖。
须臾:片刻。
粉淡:粉笔痕迹变淡。
松复青:松树颜色恢复。
至竟:最终。
描不成:无法描绘完成。
- 翻译
- 谁人绘制了春天的新屏风,以尖锐的山峰为笔,天空为纸张。
近看画有八九座山峦,而山的背后还有遥远的三万里江山。
纸上的山影模糊,远处的山峦显得昏暗,上面绘有直达云端的苍翠松树。
自己觉得松色过于鲜明,于是拿起粉笔轻轻涂抹。
片刻间,粉笔痕迹淡去,松树颜色重现,但最终未能完整描绘出远方的山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景的画面,通过诗人巧妙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的艺术追求。
“谁作春山新幛子,尖峰为笔天为纸。”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宏大的画卷,春山如同一幅新的绘画,而尖峰和广阔的天空则是大自然赋予的笔与纸。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象,也彰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近看点缀八九山,山外远山三万里。”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想象,将近处的八九座山与远处更为辽阔的山峦联系起来,展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常见的层次感和深远感。
“纸痕惨淡远山昏,上有长松青到云。”这里“纸痕”指的是画面上的笔触,而“惨淡”则表达了一种淡远的意境。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显得朦胧,而山上的长松则直达云端,给人以清净脱俗之感。
“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笔轻轻盖。”诗人对自己的画作进行了自我批评,觉得松树的颜色过于鲜亮,于是拿起粉笔轻轻地加以修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追求完美的态度,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艺术细节的关注。
“须臾粉淡松复青,至竟远山描不成。”经过一番调整,原本过于鲜艳的松树颜色变得柔和起来,但即便如此,对于那远处难以描绘的山峦,诗人仍感到力不从心。这两句生动地表达了艺术家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敬畏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山色的细腻描写和个人艺术追求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象、达到精神境界的审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詹少游之平江
溪上相逢把盏时,回头今是一年馀。
闻君有喜驱都骑,顾我无聊守敝庐。
信道此行骑凤背,未知何日寄鱼书。
月明千里关山隔,莫为新情忘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