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别 睢 阳 故 人 唐 /张 谓 少 小 客 游 梁 ,依 然 似 故 乡 。城 池 经 战 阵 ,人 物 恨 存 亡 。夏 雨 桑 条 绿 ,秋 风 麦 穗 黄 。有 书 无 寄 处 ,相 送 一 沾 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池(chéng chí)的意思:城池指的是城市的城墙和城门,引申为城市的防御力量和稳固程度。在成语中,城池常用来比喻一个人或组织的实力和能力。
存亡(cún wáng)的意思:指生存与灭亡,存活与毁灭。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寄处(jì chǔ)的意思:指暂时寄居的地方,也指寄托心灵的所在。
客游(kè yóu)的意思:指客人游玩、旅行。
麦穗(mài suì)的意思: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事物或人群。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少小(shào xiǎo)的意思:指年少时期,表示年轻的年纪。
无寄(wú jì)的意思:没有寄托,没有依靠。
小客(xiǎo kè)的意思:指不起眼、不起作用的人或事物。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一沾(yī zhān)的意思:一点点,稍微一点。
游梁(yóu li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在空中飞跃或行动迅速。
战阵(zhàn zhèn)的意思:指战场上的阵地或战斗的队形。
- 翻译
- 我年少时曾客居梁地,这里依然让我感到像家乡一样亲切。
城池历经战火洗礼,人事变迁让人感叹存亡无常。
夏日雨后桑叶繁茂,秋风中麦穗金黄一片。
虽然有书信却无处投递,只能眼看着彼此泪湿衣裳,依依惜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故乡的深情留恋与怀念。开篇“少小客游梁,依然似故乡”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外漂泊,也仍旧把心中的故乡作为依托,对比之下,现实中的所处之地虽有相似之处,但终究无法替代那份对故乡的深情。
接着“城池经战阵,人物恨存亡”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毁灭,以及人们对于生死离别的无奈和哀伤。这里的“城池”象征着曾经繁华的地方,现在却被战火所摧毁,而“人物恨存亡”的“恨”,则是对逝去时光、逝去生命的深深缅怀。
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展示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敏感和热爱。夏天的雨水滋润了桑树,使之变得更加郁郁葱葱;秋天的风吹拂过麦田,麦穗金黄一片,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平和安宁生活的向往。
最后,“有书无寄处,相送一沾裳”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他虽然有一腔情感想要通过书信传达,却找不到可以托付这份情感的地方。于是,在朋友临别之际,只能以一件沾湿了眼泪的衣物作为相送,寄托着彼此之间的情谊。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他对于战争与和平、生离死别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民泽九日诗后
我思陶长官,庐山一杯酒。
世远道弥光,岁岁此重九。
酒中有歌者,划然金石奏。
谓从秦汉下,藩篱士夫口。
藩篱苟不顾,其中更奚有。
寥寥二千里,长夜不复昼。
俛仰宇宙间,孤光映疏柳。
民泽长者言,藩篱自兹厚。
兹晨偶拈出,以洗薄俗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