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夜啼》
《乌夜啼》全文
清 / 蒋敦复   形式: 词  词牌: 乌夜啼

梁燕双栖梦稳,钗虫斜缀釭明。

花阴寂寂金铃语,罗袜湿无声

今夕偏磨好事,教人无奈多情

画桥明日垂杨柳,丝雨绿愁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垂杨(chuí yáng)的意思:指柳树垂下的枝叶。比喻形态柔美、姿态优雅。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好事(hǎo shì)的意思:指好的事情,有益的行为或积极的结果。

画桥(huà qiáo)的意思:指用笔墨勾画出的桥梁,比喻用文字或绘画等方式表达出来的联系。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金铃(jīn l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嘹亮、悦耳动听。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梁燕(liáng yàn)的意思:比喻人的一举一动或言行举止非常轻盈、灵活。

铃语(líng yǔ)的意思:铃语是指寓意深远、言辞精练的语言表达,类似于铃声的响亮和清脆。

罗袜(luó wà)的意思:指袜子上的花纹错综复杂、杂乱无章,比喻事物纷繁复杂,杂乱无章。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双栖(shuāng qī)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动物可以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

丝雨(sī yǔ)的意思:丝雨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细雨、轻雨。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鉴赏

这首《乌夜啼》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开篇“梁燕双栖梦稳,钗虫斜缀釭明”,以燕子双栖象征着和谐美满,钗虫点缀在灯火旁,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寂寞的氛围。接着“花阴寂寂金铃语,罗袜湿无声”两句,通过寂静的花影和轻轻摇动的金铃声,以及罗袜沾湿却未发出声响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

“今夕偏磨好事,教人无奈多情”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情感难以把握的感慨,暗示了某种遗憾或失落的情绪。最后“画桥明日垂杨柳,丝雨绿愁莺”描绘了次日清晨的景象:画桥边垂柳依依,细雨中绿意盎然,黄莺似乎也带着一丝愁绪。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复杂情感的细腻捕捉。

作者介绍

蒋敦复
朝代:清

(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次韵顾玉山寄张子润

险宦何殊阚九渊,且将萧散事馀年。

风前白苧裁春服,花外青藜挂酒钱。

圣世敢云轻绂冕,野人端合老林泉。

养生况有封囊药,坐听流莺手自圆。

(0)

武林偶成

独宿江楼梦一回,滞人官库酒多灰。

满城钟动漏初歇,近岸舟喧潮欲来。

富贵在天三尺命,姓名震地一声雷。

海门千里波光赤,火齐还升玉镜台。

(0)

游张公洞

放船偶入清溪来,千峰拥翠花乱开。

春风吹散碧云影,洞门正对烧香台。

神仙之府此第一,何必采药登天台。

虚灵外发草木秀,富贵内积金银堆。

郁然亦自有龙虎,欲入但恐生风雷。

山头无人卖松火,持烛下照何疑猜。

步穿玲珑惊幻化,锦屏丹灶封青苔。

滴衣石髓寒透骨,使人不觉忘尘埃。

张公万古渺何许,隔凡流水空萦回。

公能再骑黄鹄出,与吾同去游蓬莱。

(0)

题桃花溪

种桃如种柳,容易得成花。

千树恐无地,平原堪子家。

晚风迎窈窕,春水绕污邪。

久不通人问,循溪步曲斜。

(0)

芝山吟

西山有灵芝,我采茹其芳。

吐气为卿云,绚烂纷天章。

紫微上卿不敢惜,手抉氛埃看五色。

虎豹卫关深九重,倏烁电光迷白黑。

归来不是故山遥,天风卷幔正飘飘。

化作慈溪泮林雨,坐令嘉植长春苗。

碧涧泠泠煮芹藻,恰似山中采芝好。

咀华滋味与人同,粱肉朱门祇素饱。

阖闾城头秋日凉,停云只隔钱塘江。

西山日夜生辉光,山中紫芝烨烨长,更结飞霞高颉颃。

(0)

玉山草堂

羡君家住玉山傍,地势江流接草堂。

书卷已传秦伏胜,钓竿还学汉严光。

溪毛秋冷珊瑚小,野竹寒深翡翠长。

酌酒几思援北斗,濯缨还拟汎沧浪。

圣明此日兴贤急,才子那能滞远方。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