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移肩倚,听琴向膝横。
溪桥经雨滑,山屐入云轻。
夜归闻石响,鹤舞远来迎。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赵先生在王屋山杖行时的悠闲与雅致。首句“待月移肩倚”,以月为引,暗示时间的流转与等待的耐心,赵先生静静地倚靠,仿佛在期待着什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接着,“听琴向膝横”一句,将画面进一步丰富,赵先生在月光下抚琴,琴声悠扬,与自然和谐共融,展现出他内心的宁静与高雅。
“溪桥经雨滑,山屐入云轻”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表现了行走过程中的动态美。雨后的溪桥湿滑,山屐轻盈地踏入云端,既体现了行走的艰难,又展现了赵先生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接下来,“击水乖龙起,书空老魅惊”两句,运用了神话元素,乖龙和老魅的出现,增添了神秘色彩,同时也象征着赵先生超凡脱俗的气度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最后,“夜归闻石响,鹤舞远来迎”描绘了赵先生归途中的景象,石响鹤舞,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自然界的欢迎与赵先生高尚品格的共鸣。整首诗通过对赵先生杖行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风度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