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虏常为敌,边风已报秋。
《塞上曲二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胡虏一直是敌人,边关的风已宣告秋天的到来。
一生充满壮志豪情,要在战场上寻求高官厚禄。
- 注释
- 塞虏:指北方的敌军。
常为敌:常常是我们的敌人。
边风:边境的风,借指战争或战事。
已报秋:已经传递出秋天的信息,古代边关秋风起时往往是战事频繁的季节。
平生:一生,平生的经历。
多志气:有很多的志向和抱负。
箭底觅封侯:意指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以求得朝廷的封赏,封侯是指被封为诸侯。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生活和军事斗争的诗句,气氛沉郁而雄浑。"塞虏常为敌"一句直接点出了边疆地区与外来侵略者长期对峙的紧张关系,而"边风已报秋"则通过季节的变换,渲染出一种肃杀且萧瑟的氛围。
"平生多志气"透露出诗人或边塞将士们昂扬不屈的情怀和坚定不移的决心。紧接着"箭底觅封侯"一句,则是说他们希望在战争中立功,获取封地,从而成为地方的领袖。
整体来看,这几句话构建了一个坚守边塞、抗敌报国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边疆军事斗争的深刻感受和个人抱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有所思寄雨苍季平兄弟
问予何所思,渺在千里友。
复问思何切,少交今白首。
古交淡如水,今交浓如酒。
酒浓祇能暂,水淡乃可久。
久要百年心,暂好一朝口。
敦古君锐先,薄今我怯后。
贞坚霜后松,摇落风前柳。
两地各努力,千载期不朽。
舟行值雨
前山槎丫如转磨,后山偃蹇还伏卧。
须臾四山云气生,云阴全仗天公作。
萧萧入水纹渐多,飒飒打篷声愈大。
蜻蜓舟中小于叶,缩脚挛腰但跛坐。
陈言一编犹在手,吟声欲与滩声和。
冷烟积灶炊芜菁,兀兀枯篷忍昏饿。
流萤草际知几点,啼鹃峡中刚一个。
丈夫遭遇不可料,好景良时何闷过。
倒回江水洗寒云,张帆笑指青天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