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种望著花,期以三春秋。
南北走百价,白氎光欲流。
裁襦衬铁衣,爱此温且柔。
天乎未厌乱,利厚人益媮。
北走(běi zǒu)的意思:向北方走,表示离开或远离某个地方或人。
边烽(biān fēng)的意思:边境上的烽火。比喻战争、冲突不断的边界地区。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鹅毳(é cuì)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懦弱无能。
关河(guān hé)的意思:关河指的是两个地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也可以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成语中,关河常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位置或关键时刻。
过忧(guò yōu)的意思:消除忧虑,度过困难时期
海滨(hǎi bīn)的意思:指海边或沿海地区。
吉贝(jí bèi)的意思:吉祥如意、平安顺利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貔貅(pí xiū)的意思: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被认为能够驱邪避恶、招财纳福。在成语中,貔貅常常用来形容能力强大、威力无穷的人或事物。
茸茸(róng róng)的意思:茸茸,形容柔软、细腻或茂盛的样子。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驼褐(tuó hè)的意思:形容衣服颜色黯淡,没有光彩。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炎海(yán hǎi)的意思:炎海意指烈火熊熊的大海,比喻战争或混乱的局势。
厌乱(yàn luàn)的意思:指心情烦乱,感到厌烦和不安。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名为《记草木杂诗七首(其五)吉贝》。诗中描绘了对吉贝这种植物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首句“炎海霜雪少,畏寒直过忧”,描述了炎热的地区很少经历严寒,人们担心寒冷的到来。接着,“驼褐阻关河,吉贝亦可裘”提到驼绒虽好,但在某些地区难以获取,而吉贝则是一种可以替代的材料,用来制作衣物。
“投种望著花,期以三春秋”表达了种植吉贝的期待,希望经过三个季节的生长,能够开花结果。接下来,“茸茸鹅毳净,一一野茧抽”描绘了吉贝成熟后,绒毛洁白如鹅绒,野茧抽出的情景。
“南北走百价,白氎光欲流”说明了吉贝织成的布料价格不菲,光泽诱人。然而,“似闻边烽急,缘江列貔貅”暗示了边境局势紧张,军队沿江布防,预示着可能的战争。
“裁襦衬铁衣,爱此温且柔”赞扬了吉贝布料的温暖和柔软,适合制作士兵的内衣。最后,“天乎未厌乱,利厚人益媮。谁知海滨客,独叹无人酬”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以及对那些在困境中默默付出却无人感激的人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吉贝这一自然界的产物,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