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稚女雁·其十九》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哭稚女雁(其十九)》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母子之思水月同,月轮只在水当中”这两句,巧妙地将母子之间的深情与自然界的景象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哀婉又富含哲理的意境。
“母子之思水月同”,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母子之间深切的情感比作水中的月影,形象地表达了母子情深如同水中映月,难以分割。同时,“水月同”也暗示了这种情感的纯净和永恒,如同月光洒在水面上,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感受到那份温暖和光明。
接着,“月轮只在水当中”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象,月轮即月亮,象征着母子之间情感的中心和焦点,而它位于水的中央,则寓意着这份情感的纯粹和不被外界干扰的静谧。同时,这里的“水”也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意味着母子之间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然如初,恒久不变。
最后两句“汝今母子重相见,须识灵光一片空”,则在情感上有了转折。它表达了在现实生活中,母子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再次相见,但诗人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即使现实中有诸多遗憾和离别,母子之间那份纯净、真挚的情感,就像那片“灵光”,虽然看似空无,却蕴含着无限的温暖和力量。这不仅是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也是对人间真情的颂扬,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铭记那份超越时空的情感连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亲情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既有哀伤的色彩,又蕴含着对美好情感的赞美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